林枫染 作品

第266章 我在阵地就在(第2页)

姜丽华打破砂锅,问到底。

“唐三蛟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叫唐慧施,小女儿叫唐慧琳。

大女儿唐慧施和唐二凤家的二儿子朱建军同岁。二女儿唐慧琳和唐四虎的大女儿唐慧姝年龄相仿。

那时候上大学不用参加考试,只要有大队和公社推荐就行。

1973年甜水峪分到一个推荐上大学的指标。

冯家等几个家族,知道这样的好事儿怎么也落不到自己孩子头上。他们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也不凑什么热闹。

但是唐三蛟的女儿唐慧施和唐二凤的儿子朱建军却是差不多的条件。

两人都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朱建军初中,唐慧施高中。

两人都有两年以上工作实践,朱建军初中毕业就在公社砖瓦厂当会计,唐慧施高中毕业就在村小当老师。

论家庭成分,唐慧施是雇农,朱建军是下中农,唐慧施占优。

论政治面貌,唐慧施是团员,朱建军是党员,朱建军占优。唐三蛟、唐二凤姐弟俩,为了自己孩子推荐上大学的事儿,不仅瞪了眼红了脸,差点儿还打破脑袋。

最终公社革委会主任唐大龙和村革委会主任唐四虎,推荐了外甥朱建军,放弃了侄女唐慧施。

第二年甜水峪没有分到指标。

到了第三年,也就是1975年,已经是县革委会副主任的唐大龙又为甜水峪争取来一个推荐名额。

这时候,唐慧施已经和一个现役军人结婚,不再要求读大学。

可是唐三蛟的小女儿唐慧琳也达到了推荐条件,她要和堂哥唐金信争夺这一推荐名额。

结果唐慧琳和姐姐唐慧施一样,再一次败北。

再一再二不再三,欺负人没有这么欺负的。

唐三蛟勃然大怒,他找到担任县革委会副主任的大哥唐大龙理论。

唐大龙说,有人写举报信,说唐三蛟在土改运动中立场不坚定,同情大地主冯老兰,为地主老财辩解,应该划为“反革命分子”。

唐大龙说:如果不是他在县革委会担任副主任,从中斡旋,唐三蛟早就被扣上‘现行反革命’的大帽子。唐慧琳还想推荐上大学?呸!简直是做梦娶媳妇——想得美!

从那以后,唐三蛟发誓和唐家人老死不相往来,彻底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