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染 作品

第242章 都很积极(第2页)

‘明金时代’赚钱她发财,‘明金时代’破产她也完蛋。

你说李金凤她能不夜以继日、殚精竭虑地为纱厂工作吗?”

“李金凤在去年八月份的时候,就以8200元\/吨的价格购买了5000吨皮棉期货,现在标准皮棉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元\/吨。

他们‘明金时代’纱厂仅仅在原材料这一项上,就节省了800多块钱。”

“另外,‘明金时代’和国棉厂庞大的行管队伍相比,他们的行管人员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他们万锭用工只有国棉厂的75%。

这又节省了不少。”

“还有,‘明金时代’的销售员,几乎跑遍了整个江南,他们在销售价格上锱铢必较,下足了功夫,因此他们的低支纱却能卖上国棉厂高支纱的价格。”

“当然,‘明金时代’还有许多其他方法,来开源节流、减员增效。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伍菁华同志,小秦同志的解释你听懂了吗?你说说,‘明金时代’比国棉厂效益好的原因是什么?”

“报告钟市长。小秦科长刚刚说了,是因为‘明金时代’采取了‘开源节流、减员增效’的几种措施。”“小秦只是说出了事物的表象。

我们应当深究一下,为什么李金凤他们为了工厂的利益宵衣旰食、殚精竭虑?

为什么吕贵才许尚瑞这几只硕鼠却不惜损害集体利益,整天挖空心思谋划着怎么把工厂的钱装入他们自己的腰包?”

面对钟市长的提问,伍菁华陷入沉思,其他女工也都陷入沉思。

“有人说,吕贵才许尚瑞他们禁不住金钱的诱惑,忘记了入党初衷,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不错,这的确是他们走向罪恶深渊的内在原因。”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们走向罪恶深渊的外部原因。

那就是制度问题、所有制问题!”

“十几年之前,国家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会立竿见影,谁也没有想到效果会那么显着。”

“在集体生产队时,因为吃的是‘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坏干好一个样,农民逐渐失去了积极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