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染 作品

第241章 假设,仅仅只是一个假设

“国棉厂一年生产棉纱6万吨,和明金时代相比,就是少赚了六七千万!”“即便把多赚的钱,拿出一半来给我们发奖金,我们的收入也会增加两倍。”

“俺的妈哎,一个月工资一千四五,那么多钱可怎么花哟。”

女工们七嘴八舌,大多都在畅想国棉厂如果和私营纱厂一样效益的话,她们的福利待遇应该会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

但是也有少数人开始反思,同样都是棉纺厂,为什么国企要比私企的效益低这么一大截?

听说厂长吕贵才、党委书记许尚瑞和港商勾结,采取高价购买皮棉、低价销售棉纱的卑劣手段,从中谋利一两个亿。

当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吕贵才许尚瑞几个天杀的大贪官,已经被掐监入狱,正在等待“秋后问斩”。他们侵吞的集体资产,绝大部分也被追缴了回来。

但是,毕竟还是被港商给卷走了好几千万。

“为什么私企的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国企?为什么私企不会出现吕贵才许尚瑞这样的大贪污犯?”

一个叫伍菁华的女工长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小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女工停止了美好的畅想曲,她们都在思索这一问题。

“切,私企老板贪污钱干毛线啊?

厂里的钱家里的钱,都是老板自己的钱。

他老鼠搬家,把厂里的钱倒腾到家里。这不是盲人翻跟头——瞎折腾吗?”

一个叫赵嘉欣的女工,平时和伍菁华不对付。她认为伍菁华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幼稚,就有些不屑地回答道。

“赵嘉欣同志的回答有点儿片面。”

钟延睦不愧组工干部出身,记人的本领一般人还真学不来。这三十位女工,赵一帆只介绍了一遍,他竟然记住了每个人的名字。

“私企也分好多种类。有独资的,有股份制的。股份制公司又分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两种模式。有限公司又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等等。”

“赵嘉欣同志说的种类私企,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

但是这类企业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

因为我们国棉厂是一个拥有四千在职职工和三千多退休职工的大型企业,和这样的小企业没有什么可比性。”

“不过,赵嘉欣同志已经提出来了,我就给同志们说一说它们的特点,让同志们了解一下皮毛。”

“赵嘉欣同志所说的这类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

企业资产全部都归一家一户人家所有。

通常情况下,这家企业由这户人家的某一个人负责运营。东家和掌柜的都是这一个人。

当然,东家和掌柜的都是老叫法,现在已经改称呼为股东和总经理了。”

“不过,即便是这类企业,掌柜的和总经理也不一定是非这家内部成员担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