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一个项目(第2页)
结果秦逸飞给了他一个惊喜,不仅招商有了眉目,三人在外边待了一个星期,竟然只花费了一千多块钱。
唐阴功二话没说,就“唰唰”在报销单据上签了他的大名。
第二个高兴的就是秦店子乡乡长关之琳。她上任还不到一个月,就能谈下一个规模以上大型企业,她怎么能不喜欢?
这不仅给她增添了政绩,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她在全乡干部中的威望,为她迅速打开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像这样的大型服装加工厂,落户城关镇最合适。秦逸飞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人都是感情动物。换句话说,就是人心都是肉长的。
关之琳连续两次相助,让秦逸飞避免陷入更尴尬的境地,秦逸飞内心还是很感激她的。何况,关之琳还是那个助他劫后重生的女三号。
有了能出政绩的好项目,秦逸飞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他的关姐。
虽然大型服装加工厂落户秦店子乡工业园,刘济霖作为乡党委书记免不了要分一杯羹。但是,秦逸飞的格局还没有那么狭隘,他还不会做那种因噎废食的傻事儿。
“兄弟啊,这样的好事儿,姐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哪能不要哩?
姐谢谢兄弟,有了好事儿不忘姐!”
“既然关姐想要这个厂子,那就先招收400个女工。大体条件如下:
要求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未婚女性。
工作地点在闽浙。
第一个月为学徒期,保底儿工资为800元。
转正之后,月薪在1500—1800元之间。
工厂提供免费住宿和免费午餐。
每月有四天带薪休假。
如果表现优秀,可以优先安排回信陵工作。怎么样,关姐?
能不能在一星期之内招满?”
秦逸飞记得,当初乡工业园招工时,人们人托人脸托脸,打破了脑袋往里挤。
虽然说这次上工地点远离家乡,在闽浙一带,但是工厂给的工资高啊。
在县棉纺厂,一个熟练纺纱女工,月工资不过600左右,还不及这里的学徒工的工资高。一旦转正,工资将是她们这些技术骨干的两到三倍,可顶得一家人的总收入。
秦逸飞估计,这次招工对关之琳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困难。
果然,两天之后,关之琳就给秦逸飞打电话:“兄弟,能不能再加100个名额,姐这里压力太大了。”
“关姐,你不要着急。
你先把这些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记下来。然后,让她们听通知。
我抓紧和闽浙那边的老板联系,看看他们还有没有用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