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第3页)
只见王洪亮往装满自来水的啤酒瓶里加入一滴“原液”。
王洪亮解释说,那是提前按比例稀释好的“膨化剂”液体。
因为一啤酒瓶水只有600来毫升,需要的“膨化剂”剂量太小,直接加入很难控制剂量。
他就提前把“膨化剂”按比例溶解在某介质溶剂里。现在只需要用滴管往啤酒瓶里滴一滴就可以了。
王洪明嘴里说着话,并不影响他手里犹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
只见他把啤酒瓶子摇晃几下,放在他携带来的“工具箱”上,静置了大约三分钟。
王洪亮说,啤酒瓶子里的水已经变成了“水基燃料”。
王洪亮让皮双取过一张餐巾纸,在啤酒瓶子里蘸了蘸,然后把浸透“水基燃料”的餐巾纸放在地上。
王洪亮划根火柴往餐巾纸上一扔,“嘭“的一声,餐巾纸顿时化作一个耀眼的火团。
最后,王洪亮把这瓶“水基燃料”灌入已经放干净汽油的2020吉普车的油箱。
司机小吴将信将疑地坐到驾驶室,结果他一踩油门,2020一下子就蹿了出去。
既亲眼看见了“水变油”,又看到了这么多的“佐证”,刘济霖几人对王洪亮和牛持操再没有半点儿怀疑。
王洪亮说,随着国家在东三省全面推广新型燃料计划的实施,作为“水变油”的核心材料“膨化剂”,将会出现巨大缺口。
红盛新能源集团之所以会选择信陵县秦店子乡工业园,是出于交通、成本和保密的综合考虑。
红盛新能源集团知道,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g7公路即将动工,秦店子乡工业园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
红盛新能源集团在秦店子建立一个年产值二十亿元的“膨化剂”厂,仅仅土地使用费一项,就能比在哈北建厂节省30%。
说到保密,王洪亮多解释了几句。
他说化学工业,在内行人看来,就是一层窗户纸。
所以,所有尖端精细化工车间都谢绝参观。而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没有材料名称,只是标注着1号、2号等编号。
即便是车间工人,也不知道原材料究竟是哪种材料。更不知道这种原材料是由哪几种材料复合而成。至于几种材料的配比,那更是核心之中的核心。他们既不知道,也无从知道。
王洪亮说,红盛新能源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想和他们合作、注资的企业很多,其中还不乏外国大财团。
但是,红盛新能源集团考虑到这一技术的保密性,这一技术关乎整个国家的能源战略,便拒绝和任何企业合作。
为了保密,他的大哥王洪明几乎断绝了和外部的一切联系。以至于在哈北火车站出现了不少骗子,打着能提供王洪明家庭电话号码的幌子,向人们讨要500块钱信息费。
王洪亮说,因为红盛新能源集团急于扩大生产规模,资金缺口比较大。但是集团仍然坚持独资办厂的理念。除去牛持操的龙士达以外,拒绝任何企业向集团注资,持有红盛新能源集团的股份。
秦逸飞知道,骗子的狐狸尾巴就要露出来了。这个王洪亮一定会让乡政府给他协调贷款。
果然不出秦逸飞所料,王洪亮真的向刘济霖提出了协助贷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