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染 作品

第121章 白氏家族(第2页)

白家却恰恰相反。

当“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时候,白三爷已经病逝。

除去还在咿呀学语的老五白方成之外,白稼轩和他四个年龄较大的儿子,全都投入到了抗日洪流之中。

白稼轩卖掉千亩良田和十几处店铺,组建了一支三千多人的抗日队伍。

后来,这支队伍被改编成八路军边西军区的一个旅,白稼轩则成了该旅旅长。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白稼轩成为边西军区副司令员,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全国解放之后,白稼轩转到地方工作,曾经担任过边西省副省长。

只可惜白稼轩积劳成疾,在战争年代弄垮了身体。他在五十几岁时,就死在了副省长任上。

如果白稼轩算作一代的话,那么白家第二代最为鼎盛。

白稼轩的五个儿子,有三个封疆大吏。前后在四个省担任过省委第一书记。

其中白家老二白方均成就最高,不仅担任过多年省委书记,最后还迈上一个台阶,成为副国级干部。成为白氏家族职务最高的人。

本来,无论按级别还是按年龄,白方均都应该充当白家话事人的角色。只因为他为人谦逊,性格恬淡,就把这一角色让给了五兄弟中的老幺。兄弟五人当中,最小的弟弟叫白方成,今年58岁。

是白氏五兄弟当中,唯一一个尚未退出现职、握有实权的人物。也是整个白氏家族的核心、话事人。

他虽然不如三个兄长那么耀眼,在地方只做到省委副书记。

但是他在四十九岁就被征召进京,进入主管全国干部的中枢部门。

他在担任了几年副部长之后,四年之前,他又晋升为正部级的常务副部长。

白玉楼的父亲白晨光,是白家五兄弟老大白方正的长子。出生于1939年,比他幺叔白方成只晚出生一年。

叔侄俩打小一块儿玩耍,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同班。俩人的感情竟比亲兄弟还亲。

可惜,白晨光不仅在政治前途上比不过小叔白方正,而且寿命还短,49岁就因脑干出血,死在西北铁路局副局长的岗位上,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个副厅级干部。

其实,白家第三代男人仕途都不顺,竟然没有一个达到副部级别。

倒是白方均的两个女婿,在白家扶持之下,发展得都还不错。不仅出了一个省委书记,还有一个发展后劲很足的副部级。

白玉楼是白家第四代中的翘楚,深得白家现任家主白方成的欢喜和青睐,也是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

白玉楼在白方成的关照下,二十七岁就通过遴选,成为副厅级的共青团边西省委副书记。

一年试用期刚过,他又通过遴选考试考上了正厅级的国家电力公司副总。

本来白玉楼是要和另外一个家族联姻的,双方甚至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只因为女方尚在国外读研,两人才没有领证结婚。

可是就在俩人即将结婚的前夕,女方家长却犯了事儿。不仅被撤销了职务,还被移交司法机关,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

整个家族受其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萎靡不振。

白玉楼那个对象干脆留在国外不再回来,并且很快就和一个老外结了婚。

这次打击对白玉楼影响很大,以后两年的时间里,他都不再找女朋友,也不再谈恋爱。

后来,白玉楼已经成为副厅级干部,他还是单身一个。别说娶妻生子,就是女朋友也没有一个。

白家人有些着急了。因为他们知道,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干部,到了一定级别还没有结婚,将会对他的仕途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