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猎的飞星 作品

第196章 自污(第2页)

就在弹劾风暴愈演愈烈之际,一份来自北疆、由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章,压在了所有弹劾奏章的最上面。

是赵匡胤的请罪疏!

秦济立刻展开,熟悉的、刚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奏章内容情真意切,却又字字沉重:

先请罪: “臣父年老昏聩,忧思过甚,竟于御前妄言失仪,触怒天颜,惊扰圣驾,更致帝后不睦……臣闻之,五内俱焚,惶恐无地!身为人子,未能规劝父亲,臣罪一也;身为臣子,累及君父忧心,臣罪二也!”

再陈情: “陛下待臣父子,恩同再造!灭契丹之功,实赖陛下运筹帷幄,将士用命,臣不过尽本分而已,岂敢贪天之功?陛下厚赏,臣阖家感激涕零,日夜思报!然臣父一时糊涂,竟以蝼蚁之心妄测圣意,实乃万死难赎!”

最后请求: “臣父之过,罪在臣身!恳请陛下,允臣将功折罪!契丹敌酋,不日押解至京。待献俘太庙,昭告天下后,臣愿自解兵符,亲赴宗正寺领罪!臣弟匡义,掌禁军重责,值此敏感之时,亦当避嫌,恳请陛下将其调离宫禁,另委他职!臣赵匡胤,叩首泣血以闻!”

这份请罪疏,姿态放得极低,将赵景渊的过失全揽在自己身上,并且主动、明确地提出交出兵权、让弟弟调离禁军!其言辞恳切,悔恨之情溢于纸上,几乎将一个忠臣孝子被父亲连累、无颜面对君恩的悲愤与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

秦济拿着这份奏章,沉默了许久。他能想象到赵匡胤听闻父亲“闯祸”和朝堂弹劾后的心情。这份奏章,是赵匡胤对父亲意图的理解,也是对皇帝的回护。赵家在用最惨烈的方式“自污”,用主动放弃最核心的军权,来平息这场因“忧惧”而起的风波。

城西,那座清寂的司马府内。

管家将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国丈失仪、帝后不睦、赵匡胤请罪交权”的消息,小心翼翼地禀报给正在暖炉旁闭目养神的司马老太傅司马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