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猎的飞星 作品

第192章 三朝元老(第2页)

秦济的重情,在滔天的功劳面前,会不会反而成为朝臣攻讦赵家的理由?——“陛下念及旧情,对赵家恩宠过甚,恐非社稷之福!”秦济本人或许不愿猜忌,但他能顶得住这无形的、来自整个官僚体系和历史教训的压力吗?这份“情”,在巨大的功劳和随之而来的猜忌氛围中,还能保持多久的纯粹?会不会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催命的符咒?

而司马家,那位三朝元老、清流领袖的司马老太傅,其家族绵延数代,辅佐了三朝皇帝,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其底蕴和影响力何其深厚?可正因如此,才更成了帝王和朝臣眼中无形的“庞然大物”!尤其是那位被史书反复提及、最终篡了曹魏江山的司马懿……这就像一道永不消散的诅咒,笼罩在整个司马家族的头顶。

无论司马家如何表忠心、如何低调,那位“前车之鉴”的存在,本身就是他们最大的“原罪”。最终,在朝野无形的压力和各种“避嫌”的奏请下,司马老太傅被“恩准”回家“颐养天年”。司马府,就是一座活生生的、被“功高盖主”和“历史阴影”共同铸就的“冷宫”。

赵景渊嘴角扯出一丝苦涩又冰冷的弧度。他赵家,如今不正步了司马家的后尘吗?赵匡胤的灭国之功,光芒万丈,其潜在的“威胁感”,在“功高震主”的铁律和“外戚权重”的敏感话题下,被无限放大!秦济的重情此刻是保护伞,但焉知不是未来某一天,当朝野物议沸腾、要求“抑制外戚”以“保全陛下仁德之名”时,秦济不得不做出的、痛苦抉择的起点?

“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是被那看不见的‘功劳’和甩不掉的‘前鉴’压得喘不过气。”赵景渊心中暗道。他此去司马府,就是要去向那位真正经历过这一切、被那无形大山压垮的老太傅“问诊”。他想知道,在这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富贵病”中,如何才能在保全帝王情谊与家族安危之间,找到那条几乎不存在的生路?

司马府果然清寂,这位老太傅因为孙女的事情和家里闹翻了后,自己带着些许仆从来到了这偏远的地方。门楣依旧高大,石狮依旧威严,但台阶缝隙里钻出的几缕顽强青草,门环上薄薄一层浮灰,以及门房老仆那浑浊眼神中透出的暮气与谨慎,无不昭示着主人门庭的衰落与刻意保持的低调。通报进去,等了比寻常勋贵府邸更久的时间,才有一个同样老态龙钟的管家颤巍巍地出来引路。

穿过庭院,昔日花木扶疏的景象已显颓败,几片枯叶在风中打着旋儿。正厅里,光线有些昏暗,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和陈年书卷的气息。司马老太傅穿着一件半旧的深色常服,坐在一张宽大的圈椅里,正就着窗棂透进来的微光看书。他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却依旧沉静,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仿佛能映照出世事的沧桑与人心的幽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