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猎的飞星 作品

第85章 祭天(第2页)

队伍最前面是三百六十名骑兵组成的清道队,后面依次是象辂车载着昊天上帝的神主、革辂车载着社稷神主、木辂车载着五谷神主,每辆车都由二十四名礼生举着幡旗导引。

礼部尚书刘超亲自押解祭器车,车上的青铜爵、竹笾、木豆等祭器都用黄罗帕盖着,器皿的形制完全按照《开宝通礼》的规定,没有丝毫差错。

南郊的圜丘坛分为三层,每层有十二级台阶,象征着十二地支。秦济在礼仪使的引导下登上上层坛面,坛顶中央摆放着昊天上帝的神位,牌位用苍色绫缎覆盖,左侧配位供奉着太祖和仁宗的神主,右侧是后土皇地只的神位,用黄色绫缎覆盖。

坛的东南方设有望燎台,西北方设有瘗坎,二十八宿旗按方位竖立着:东方七宿旗是青色的,上面绣着青龙;西方七宿旗是白色的,绣着白虎;南方七宿旗是赤色的,绣着朱雀;北方七宿旗是玄色的,绣着玄武。

各项准备工作一直持续到巳时三刻,祭天大典正式开始。“盥洗——”赞礼官高声唱喏。

秦济洗净手后,从长跪在地的执事官所捧的苍色缫藉上接过玉璧。他双手捧着玉璧,向昊天上帝的神位三次上香,行再拜之礼,然后将玉璧恭恭敬敬地摆放在神位前。此时,坛下五百名乐工需要同时奏响《景安之乐》。

接下来祭祀后土皇地只,秦济捧着黄琮行祭地之礼,九名武士牵引着纯黑无杂毛的玄牡牛登上祭坛。当牛血洒入瘗坎时,东方天际恰好升起一轮红日,金色的光芒笼罩着整个祭坛,坛下的百姓见状纷纷成为气氛组,伏地叩首,此起彼伏地山呼“万岁”。

祭社稷神时,秦济将新麦、粟米、大豆等五谷装入陶制的粢盛中,亲手摆放到神位前。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只有坛边的槐树枝条在寒风中轻轻颤动,仿佛在回应天地神只的冥冥垂听。

大年初一的祭天盛典在正午时分落下帷幕,秦济脱下沉重的九龙盘珠冠,任由宦官用热毛巾擦拭额角的细汗。

他望着坛下忙碌撤场的礼官,还有行色匆匆赶回家睡觉的百官。忽然想起去年祭天后在龙榻上躺了整整三个时辰才缓过劲儿来,今日却觉得精神尚可——或许是因新制的绛纱袍减轻了十斤绣工,又或许是太常寺新换的沉水香提神醒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