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议变法(第2页)
梧桐领命,小心翼翼地接过卷宗,神色匆匆地朝着皇帝秦济所在的御书房赶去。阿筠则迅速召集了几名身强力壮的侍卫,风风火火地前往呈送卷宗之人的居所。
御书房中,秦济正在和范仲淹和王安石商量着改革的事情。
范仲淹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变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如今,北方虽定,南方又起祸端,且纵观史册,与南方的倭寇接兵,没有一次不是旷日持久,现在不是变法的最好时机。”
王安石不以为然,说道:“陛下,我认为现在正是变法最好的时候。大周开国以来没有比现在更稳定的时候了。”
“倭寇起事时,恰巧赵将军在南方坐镇,他们便成不了气候。况且可以借着这次倭寇来一个大清洗,陛下不是问过东瀛使者吗?按照赵将军传来的情报,东瀛根本没有那么精良的装备和高大的士兵。由此可见,南方那些豪强有猫腻,不想让陛下那么快彻查。”
秦济听着两位大臣的争论,眉头紧锁,手指不自觉地在御案上轻轻敲击。他深知变法之事关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堂局势本就因南方倭寇之乱而微妙,此时变法,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但王安石所言,趁着倭寇之乱对南方豪强进行清查,倒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正当秦济沉思之际,梧桐匆匆踏入御书房,跪地请安后,小心翼翼地呈上卷宗,将后宫之事详细禀明。
在场的三个人听了都觉得有点荒唐,谁那么大的胆子直接越过皇帝给后宫送太监?万一送进去的是一个嫪毐呢?
秦济摆摆手,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了,先让梧桐回到皇后身边去。“曹正淳,去带一干人,好好招待你那些不肖子孙,让他们把事情都吐出来。”
曹正淳领命,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他微微躬身,声音低沉却充满威慑力:“陛下放心,奴婢定让他们将所知之事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
道格太阳的玩意儿,什么手都敢伸是吧,掉脑袋的活儿都敢接,看老祖宗我送你们去见真祖宗。
曹正淳走后,秦济又喊道:“国舅爷,出来一起商量商量。”
起居郎是这样的,皇帝只需要喊人就可以了,而起居郎要考虑的就多了。
苏辙无奈地从幕后走出,向几人都见礼了之后,坐在了范仲淹的身旁。
三个人一碰面,就先在秦济面前表演了一波阴阳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