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五)(231)
隔壁老王(五)
古琴演奏会的票根被王建国夹在了日记本里。那是上周六的晚上,市音乐厅的灯光暗下来时,他鼓起勇气握住了张淑芬的手。令他惊喜的是,她没有抽回,反而轻轻回握。六十三岁的人,竟像个毛头小子一样心跳加速,掌心冒汗。
手机震动起来,打断了王建国的回忆。是儿子王磊发来的消息:"爸,明天下午到,已经订好了聚仙楼的包厢。张老师喜欢吃什么?"
王建国嘴角上扬。自从重阳节活动后,儿子对张淑芬的态度从"可以考虑"升级为"全力支持",几乎每天都要询问进展。他回复:"她口味清淡,喜欢鱼虾,不吃辣。"
放下手机,王建国环顾四周。家里已经被他打扫得一尘不染,连多年未动的书房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明天不仅是儿子回来吃饭,更是张淑芬第一次以"女朋友"身份正式见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又检查了一遍冰箱里的食材。
门铃响了。透过猫眼,王建国看到张淑芬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个食盒。他连忙开门,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面而来。
"我做了些桂花糕,明天招待你儿子。"张淑芬微笑着递过食盒,"听你说他小时候最爱吃这个。"
王建国接过还温热的食盒,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他上次随口提过儿子小时候的事,没想到她记得这么清楚。
"进来坐坐?"他侧身让开。
张淑芬摇摇头:"不了,我还要准备明天书法班的材料。"她顿了顿,"对了,社区主任说报名人数超出预期,可能有三十多人。"
夕阳红书法班是张淑芬提出的构想,由王建国担任主讲老师,她负责辅助。原本只是个小规模的老年活动,没想到消息传开,连隔壁社区的老人都来报名。
"这么多人..."王建国有些忐忑,"我怕教不好。"
"你可是水利局出了名的笔杆子。"张淑芬鼓励道,"而且有我在呢。"
她的眼睛在走廊灯光下闪烁着温柔的光芒,王建国突然有种想亲吻她的冲动。但六十三年的教养让他克制住了,只是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明天见。"
"明天见。"张淑芬转身离去,又回头补了一句,"别紧张,你儿子会喜欢我的。"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王建国站在门口许久。秋风带着桂花香拂过他的面颊,仿佛淑芬在天之灵的祝福。
第二天中午,王建国提前半小时到达聚仙楼。他选了靠窗的位置,能看见外面的小桥流水。服务员正在布置餐桌,他忍不住一次次调整碗筷的位置。
"爸!"王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转身,儿子西装笔挺地站在那儿,身边是儿媳林雯和四岁的小彤。
"爷爷!"小彤挣脱妈妈的手,扑进王建国怀里。
抱着孙子软乎乎的身子,王建国突然鼻子一酸。淑芬走后,他很少感受这样的天伦之乐。
"张老师还没到?"王磊环顾四周。
"应该快了。"王建国看了看表,突然紧张起来,"她一向很准时。"
正说着,餐厅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张淑芬今天穿了一件藕荷色的旗袍外套,头发挽成优雅的发髻,手里提着个精致的礼盒。
王建国连忙起身迎接。张淑芬先向王磊一家点头致意,然后蹲下身与小彤平视:"你好啊,小帅哥。奶奶给你带了玩具。"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木质拼图,小彤立刻被吸引住了。王磊和妻子交换了一个赞许的眼神。
入座后,最初的拘谨很快消散。张淑芬谈吐得体,既不刻意讨好,也不故作清高。当王磊问及她的家庭时,她坦然相告:"我女儿在英国剑桥大学做研究员,主攻经济学。说起来..."她笑着看向王磊,"她和你还是大学同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