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3页)

入目所及,是一片的欢歌载舞,所有人都举着火把摇摇晃晃。

以脚踏地为节拍,击缶而舞、拉手而歌,是为《踏歌舞》。

而在众人中,当属刘邦跳得欢忘乎所以。

他们手拉着手,时而转圈、时而转身、时而左摇右晃,尽显欢愉的同时又充满杀气。

“大将军、方生,还不来与朕共舞!?”

随着韩信和唐方生的加入,画面在此刻凝静,视线不断拔高,所有人都呈现其中。

一行黑红大字随着载歌载舞的人群浮现,空灵地旁白女声随之响起。

【刘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返回沛县,与乡亲们纵歌起舞,击筑高歌《大风歌》】

“未央宫的琉璃瓦映不出游子的倒影,洛阳城的朱雀街踏不响田间的足音,当刘邦在沛县父老面前击筑高歌大风歌时,这位布衣天子第一次褪去了帝王冠冕,暴露出深藏骨髓的乡愁。

这种对故土的眷恋,在历代帝王谱系中独树一帜,那些生来便坐拥九鼎的帝王,他们的乡愁止于礼制规定的籍田仪式,唯有从阡陌间走出的布衣天子才会在功成名就后,仍对故乡保持赤子般的深情。

泗水亭长竹皮冠曾沾满田间的露水,芒砀山的逃亡路上仍回荡着丰邑的乡音,刘邦的成长轨迹里,故乡不是地图上的坐标,而是渗入血脉的生命印记。

樊哙的屠刀未曾割断狗肉摊的烟火气,萧何的算筹始终拨动着沛县粮仓的算珠,当大风歌的歌声响起,威加海内的帝王与泗水亭长的身影在火光中重叠。

刘邦要求沛县‘世世无有所与’的恩赐,与其说是皇恩浩荡,不如说是游子对母亲的反哺,这种超越政治考量的情感馈赠,在帝王史上堪称绝响!”

旁白声悠长清脆,饱含情感的同时令人回味无穷。

刘邦拉着父老乡亲的手载歌载舞身影,则永远印在了众人心头。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高昂磅礴的话语落下帷幕,《大风歌》三字缓缓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他的生命…

也在此刻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