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师 作品

第186章 夏朝倾颓,商汤崛起与洪荒劫影

在天地大劫的传言如阴霾般在洪荒顶级势力间缓缓扩散之时,人族由禹、启所创立的夏朝,正悄然走向末路。

第17代夏朝君主帝发,在夏朝百官的注视下,将象征人族至高权力的印玺与人皇宝剑,郑重地交到了儿子姒履癸,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桀手中。

桀即位之初,夏朝表面上仍维持着大国的威严,然而,他却迅速走上了一条荒淫无道的歧途。他荒废朝政,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整日沉浸在酒色与奢侈的生活之中。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桀下令建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酒池肉林。酒池之大,可泛舟其上,肉林之盛,悬挂着各种珍馐美味。他与宠妃们日夜在酒池肉林间嬉戏作乐,挥霍无度。

同时,桀还不断加重赋税和徭役。百姓们不仅要承受高额的赋税,几乎将一年的收成大半上缴,还要被迫参与各种繁重的徭役。

他们被征去修建奢华的宫殿、开辟浩大的园林,终年劳作,却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一时间,夏朝境内民不聊生,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

桀的暴政引发了诸侯们的强烈不满,许多诸侯纷纷叛离夏朝。曾经臣服于夏朝的部落,看到桀的昏庸统治,不再愿意听从夏朝的号令。

百姓们对桀的统治更是深恶痛绝,他们编出民谣,在大街小巷传唱,以表达心中的愤怒与不满:“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句民谣,直白地表达了百姓们宁愿与桀同归于尽的决心,可见桀已彻底失去民心。

桀不仅在国内施行暴政,还频繁发动战争。其中,征伐有缗氏的战役,成为了夏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有缗氏本是夏朝的一个附属部落,因不满桀的统治,拒绝向夏朝进贡。桀得知后,大怒不已,亲率大军前往征伐。

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惨烈,夏朝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长期的暴政导致军心不稳,士兵们对战争也充满了厌倦。

而有缗氏为了保卫家园,拼死抵抗。经过一番激战,夏朝军队虽然最终战胜了有缗氏,但自身也伤亡惨重,元气大伤。

频繁的战争使得夏朝的实力极速下滑,国内经济崩溃,民怨沸腾。与此同时,在人族的诸多部落中,商部落在首领汤的领导下,正逐渐发展壮大。

汤是一位贤明的领袖,他深知百姓疾苦,推行仁政,减轻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在他的治理下,商部落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加。

商部落还积极与周边部落交好,赢得了许多部落的支持与拥护。随着商部落的日益强大,它渐渐地具备了与夏王朝对抗的能力。

汤看到夏朝的腐朽与衰落,心中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但他明白,夏朝毕竟根基深厚,想要推翻夏朝,还需要精心谋划,等待合适的时机。

商汤深知,要推翻夏朝并非易事,必须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一方面继续推行仁政,发展商部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另一方面,他开始秘密联络那些对夏朝不满的诸侯和部落。

汤派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诚挚的书信,与各方势力沟通,向他们阐述夏朝的无道和商部落的理想。许多被夏朝压迫的诸侯和部落,纷纷响应商汤的号召,愿意与商部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夏朝。

在军事上,汤任命伊尹为相。伊尹是一位极具智慧和谋略的人才,他出身低微,却有着非凡的见识。

伊尹为汤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计划,他建议汤先削弱夏朝的羽翼,逐个消灭那些依附于夏朝的小部落,逐步孤立夏朝。汤采纳了伊尹的建议,开始对周边一些支持夏朝的部落发动战争。

商部落的军队在汤和伊尹的指挥下,纪律严明,作战勇猛。他们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商部落接连取得胜利,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实力也越来越强。而夏朝这边,桀依旧沉迷于酒色,对商部落的崛起浑然不觉,或者说,他根本没有将商部落放在眼里。

然而,在商汤积极谋划推翻夏朝的同时,天地大劫的阴影也在逐渐笼罩着整个洪荒大地。各方顶级势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劫做着准备,他们也密切关注着人族内部这场权力的更迭。

夏朝与商部落的争斗,是否会引发更广泛的波澜,在天地大劫的背景下,商汤能否成功推翻夏朝,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而这一切,都只是洪荒大变局的一个前奏,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商汤深知,要成功推翻夏朝,不仅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需要赢得人心,制造舆论优势。于是,他命人在各个部落和城邦之间传播夏朝的种种恶行。

他们讲述着桀的荒淫无道,如何建造酒池肉林,挥霍民脂民膏;诉说着百姓在沉重赋税和徭役下的悲惨生活,以及夏朝军队在战争中的残暴行径。

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激起了大家对夏朝的强烈愤慨。同时,商汤也大力宣扬自己的仁德与理想。

他让人传颂商部落如何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何与周边部落友好相处,共同发展。通过这些舆论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商汤心生向往,认为他才是能够带领人族走向光明的领袖。

在传播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也加入了商汤的阵营。他们看到了商汤的抱负和能力,愿意为他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人中有擅长言辞的谋士,他们游走于各个部落之间,用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说服更多的人支持商汤;还有精通兵法的将领,他们为商汤训练军队,制定更加完善的战略。

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商汤在人族中的威望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部落主动前来归附。夏朝的百姓们,在听闻商汤的仁德后,也对商部落充满了期待,盼望商汤能够早日推翻夏朝,结束他们的苦难生活。

而夏朝内部,一些有良知的官员和将领,也开始对桀的统治产生怀疑,他们暗中与商汤联络,准备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商汤通过舆论造势,成功地争取到了人心,为推翻夏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他也清楚,夏朝毕竟是一个庞大的王朝,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在这天地大变的微妙时刻,他必须更加谨慎地行事。

随着商汤势力的不断壮大,与夏朝的决战已迫在眉睫。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对军队进行了最后的整编和训练。

他们打造了更加精良的武器,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商汤深知,这一战将决定人族的未来,容不得丝毫马虎。

夏朝这边,虽然桀依旧沉迷于享乐,但也察觉到了商部落的威胁。他匆忙召集军队,准备抵御商汤的进攻。

然而,由于长期的暴政和战争消耗,夏朝军队的士气低落,装备陈旧。许多士兵对这场战争充满了恐惧和不满,他们不愿意为这样一个昏庸的君主卖命。

在决战前夕,天地间似乎也感受到了这场大战的紧张氛围。天空中时常出现奇异的天象,时而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时而霞光万丈,却又透着一股莫名的诡异。

各方势力都在关注着这场人族内部的争斗,他们明白,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对整个洪荒的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在这时,一些与夏朝有利益关联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他们担心夏朝的覆灭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于是暗中商议,准备出手帮助夏朝。

而那些支持商汤的势力,也在积极备战,他们誓言要帮助商汤取得胜利。一时间,洪荒大地风云变幻,各方势力围绕着夏朝与商部落的决战,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博弈。

终于,决定人族命运的鸣条之战爆发了。商汤亲自率领着士气高昂的商军,与夏朝军队在鸣条之地对峙。商军阵容整齐,士兵们手持利刃,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而夏朝军队则显得有些萎靡不振,士兵们面有惧色,对这场战争毫无信心。

战斗一开始,商汤就命令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商军在伊尹的指挥下,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如潮水般冲向夏朝军队。夏朝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指挥混乱,士兵们缺乏斗志,很快就陷入了被动。

商汤身先士卒,他手持宝剑,冲入敌阵,所到之处,夏朝士兵纷纷败退。商军的勇猛让夏朝军队心生畏惧,一些士兵开始临阵脱逃。夏朝的将领们试图稳住阵脚,但已经无力回天。

在商军的猛烈攻击下,夏朝军队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全面溃败。桀见势不妙,试图逃跑,但被商军追上。桀被商汤俘虏,曾经辉煌一时的夏朝,就此覆灭。

商汤推翻夏朝后,建立了商朝。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于是,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发展经济,恢复社会秩序。商朝在商汤的治理下,逐渐走上了繁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