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森林 作品

第232章 自私的我(第3页)

“真是大快人心,有了这些证据一定可以将那些贪官拉下马,看来他还是良心未泯的。”

“这孩子还是我们村出去的呢?打小我就看他行,那会儿他总扶老奶奶过马路。”

“这也可以算是毒枭之中难得的业界良心了,听说他从不强买强卖,所杀的也都是些该死之人,建议塑像供奉起来。”(纯属虚构)

之所以会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无外乎是人们只看中当下的利益。

男人不愿意让糟老头子迎娶年轻漂亮的小姑娘。

因为这样的话这个小姑娘就不会再有机会属于他自己。

女人也不愿意让小姑娘嫁给德高望重的老头子。

因为小姑娘势必因此名声大噪,而且这个老头很可能没几年就会嗝屁了,到时候小姑娘岂不是平白得了一大笔遗产!

这是她们绝对不愿意看见的。

而那名毒枭所举报的贪官污吏,更是早就已经让民间哀声怨道。

只是上头人有自己的考量。

贪官污吏尚且还有价值之时。

顶多就是在接到举报之时认认真真的例行公事一番。

绝对不会对其下死手。

毕竟,拔出萝卜带出泥的道理他们比谁都清楚。

但若是时机成熟,该杀的猪还得杀。

若是不杀猪,又哪里来的猪肉分呢?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铁一样的实证,加上墙倒众人推的态势就是猪肥了的征兆。

最起码,一个莫大的功绩已经可以抵的上十年苦修了。

而对于群众来说,凡是对群众有利的群众就支持。

但凡是对群众有害的,群众就反对。

并且,只看当下。

因为你以前的功绩有可能是假的。

就算我们已经享受到了切实的好处,那也是以前。

因此,很多所谓的聪明人行事往往并不自己张扬。

明明只是做了一点屁大的实事,而且还是他份内之事,却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

但是他自己不说,要让别人来说。

并且别人说的时候他还得表现的十分谦虚才行。

如此,方才能真正显露出他的大品德。

但是对于背地里的那些烂到骨子里的事情。

他自己不说,也不许别人去说。

要是别人胆敢不听他的,往外说了去,他有的是手段让对方闭上嘴。

或者干脆就再也开不了口。

甚至有的时候还能化腐朽为神奇,让对方在一夜之间改换一套对自己有利说辞。

与之对应的,也有一部分似乎不那么“聪明”的人。

他们说不宣扬就是真的不宣扬。

即使本属于自己的“伟大功绩”被别人给偷了去,他也会安慰自己:

科技(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