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保安工作的新挑战
七月流火,暑气蒸腾,清晨的阳光已显出几分灼热,固执地穿过保安亭的玻璃,在林野摊开的厚重操作手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水泥路面被晒热的气息,混合着绿化带里草木蒸腾的湿意。对于翠湖苑小区的保安队来说,这股热浪似乎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更汹涌的变革浪潮。
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季度会议开得如火如荼,居民代表们关于小区安全问题的呼声日益高涨。监控死角多发、访客管理松散、夜间巡逻效率有待提升……一条条意见被反复提及,最终汇集成一个沉甸甸的决定:斥资对翠湖苑的安保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换代。消息传到保安队,犹如平静的水面投入巨石,激起的涟漪在每个人的心头久久回荡。机遇,意味着掌握新技能可能带来的职业提升;挑战,则赤裸裸地摆在眼前——那些冰冷的精密机器,需要他们这群习惯了传统巡逻和人情世故的保安去驯服。
几天后,几辆印着科技公司Logo的厢式货车驶入小区。崭新的设备被小心翼翼地卸载、安装。中控室的几面旧屏幕被替换成巨大的高清拼接屏,画面切换流畅,纤毫毕现。小区出入口矗立起带有复杂识别模块的智能门禁终端,原本简单粗暴的铁栅栏闸机被更流畅优雅的翼闸和带显示屏的立柱取代。楼宇门禁也更换为集成人脸识别与刷卡功能的智能面板,闪烁着幽蓝色的待机灯光。“鹰眼”系统——厂家技术人员如此称呼这套集成监控、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异常行为报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安保中枢——接管了翠湖苑的安全防线。
操作手册厚得像两块板砖,术语密密麻麻,看得老王眉头拧成了疙瘩,老李则干脆把手册推开,嘀咕着“还是我那根橡胶棍实在”。焦虑和轻微的抵触情绪在保安休息室弥漫。林野拿起其中一本手册,指腹感受着铜版纸冰凉光滑的触感。他脑海中浮现的不是畏难情绪,而是业主老张因电动车在监控死角被盗时的无奈,是李大妈深夜忘带门禁卡在寒风中焦急等待的情景。“这是好事,”他抬起头,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以后夜里巡逻,系统能帮咱们多长几只眼睛。业主们也能更安心。”他目光扫过同事们,“我先啃啃这硬骨头试试。”
于是,林野的业余时间被彻底重塑。下班后,他不再是径直回家,而是在中控室多待一两个小时。屏幕幽蓝的光在他专注的脸上明灭跳动。手册上的方块字、晦涩的流程图和陌生的系统界面成了他夜晚的伴侣。白天,他是那个穿着笔挺制服、一丝不苟巡逻的林野;夜晚,他变成了一个孜孜不倦的学生。厂家的技术员小吴成了他“蹲守”的对象。“吴工,这个‘轨迹追踪联动’怎么设置能更灵活?”“报警阈值调到多少误报率最低?”“这个日志记录的冗余数据能自动清理吗?”他拿着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问题层出不穷,带着一种近乎苛刻的细致。小吴起初有些应付差事,但很快被林野那股子执着劲儿打动,讲解也愈发认真起来。
遇到手册和武工都无法完全解答的难题,林野就会拉着当天值班或者休班的同事一起琢磨。“老王叔,你看看这块,‘陌生访客延时授权’联动‘重点区域布控’,这逻辑是不是说,只要有访客登记时间较长还没离开,系统就自动把老人活动中心和儿童游乐场那边的监控灵敏度调高?”他指着屏幕上的功能模块。老王眯着眼凑近,两人对着复杂的选项争论、尝试,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却在共同解决一个难题后露出释然的笑容。老李虽然嘴上抱怨,却也忍不住凑过来看几眼,偶尔嘟囔一句:“这玩意儿要是能把随地扔垃圾的也拍清楚就好了。”林野总是笑着记下这些朴实的“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