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嘉淮呢,他知道吗?(第2页)
应筠懵懂地点点头,“我知道了,老师。”
王鹤绫接着问,“是已经有想走的路了?”
她说怕走错路,那必然眼前已经摆着路了。
“算是吧?”应筠不确定地说,“我最近有在了解学校的那个支教项目,原本想着再了解透彻一点再问您的意见的。”
应筠抠着手指,说:“我有点想先去支教一年。”
她做出的大部分决定都是被生活推着在往前走的,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她似乎又要被推着往下一个人生阶段。
应筠从小就逼着自己要不断地往前冲,一下子让她慢下来,在她的潜意识中,这是一种落后。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但这一次她想让自己慢下来,用这一年的时间,去做一点,她想做的事。
王鹤绫正色说:“小筠,你要考虑清楚,支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意义,有美好,但其中也有很多艰辛与风险。”
应筠点头:“嗯,师兄都有和我说过。”
这个项目是林绍浦与学校组织合作的,当时他在校内做演讲的时候应筠就在场,林绍浦讲的很清楚,现在那里的环境发展,人文素质虽然都提高了很多,但仍旧有很多问题是切实存在的。
尤其是对于女孩子来说,更要谨慎考虑。
山村里受教育的途径有限,很多人还是从前的老观念,整体民众素质的提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应筠还记得那天他演讲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希望各位都切实地考虑到每一种风险,不要仅仅是因为一腔热情就冲动决定。”
应筠就没见过这么做动员的人,大半演讲的时间都是在说各种风险,人家就算是想去,怕是也要被吓退了。
后来,应筠私下里咨询他支教的事,林绍浦和她说的就更直白了,他私心里并不建议她来。
他将每一种风险的可能性更透彻地剖析给她听,有那么点希望她能知难而退的意思。
但当时,应筠仍旧没有立刻放弃这个想法,只是郑重地向他承诺,她会谨慎考虑。
这些日子,应筠也仔细了解过各方面的资料,包括林绍浦与她说的各种风险。
这个项目是云城政府与学校共同合作的,前去支教的老师有很多,男生女生都有,应筠在社交网络上找到并且询问过一些前去支教过的老师,安全性还是有所保障的。
尤其是政府对于那片区域的发展还是很重视的,希望未来能开发旅游业,所以对于日常普法工作也开展了很多年了,民众的素养相较于其他偏远山区是有很大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