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人心惶惶(第2页)
此次会审,又刑部和大理寺以及都察院一起会审,各部尚书,通政使,御史大夫协同。
大理寺卿吴忠久居高位,素来以公正严明着称,接旨后当即列出调查班子,调阅翰林院夜间守卫名册,命人缉拿数名可疑贼人严审问供。
与此同时,皇上又令禁军配合清查城门出入记录,以查是否有人员异动。太子一系的人暗中递交了几份密信,列出了与此案相关的线索,其中赫然提到了建安候府与二皇子麾下。
此举无异于正面敲打二皇子君之珩。
君之珩得信后,坐在自己府中的书房内,沉默许久,终是冷笑:“父皇还是动手了。”
一旁的洛丹面露忧色,“二殿下,若真被查个彻底……”
“查?”二皇子眼神森寒,“他若真想查,大理寺也不是吴忠在做主。” 顿了顿,他招来谋士齐洪钧,低声交代,“既然圣意已定,我们便不能坐以待毙。明日你去放出消息,说翰林院之事,实为探花宗辞因嫉妒翰林旧臣之位,故意使人作局陷害朝中同僚,借机上位。”
齐洪钧一愣,“这……未免太荒唐。”
“但若能引出几名在翰林院与他有私仇的人来作伪证呢?”君之珩冷声道,“宗辞如今不过初入朝堂,根基未稳,又无门第可依,若稍一动摇,便满身污点。”
“此事非成即败。”齐洪钧眼神阴鸷,抱拳,“属下明白。”
次日,一则“翰林院内斗”的流言便悄然在京中传开。甚至有人声称亲眼见过夜里几名“贼人”其实是宗辞旧日学友,故意借机陷害翰林院某修撰。
风言风语中,不少官员开始犹疑。
而大理寺方面,也确实接到几位“证人”的供词,称宗辞曾在春闱之前扬言“必入翰林,不然血债血偿”。
这一切,看似天衣无缝,实则危机四伏。
宗辞虽年轻,却非轻狂之人。
得知自己被牵连后,他并未慌张,而是沉着应对,第一时间将翰林院当日的底稿、出勤记录、看门兵士的口供统统整理成册,命陈明与薛奉言一同送至大理寺佐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