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罪(第3页)

君乾云将其他考生的考卷拿过来一一调阅,翟州的府试试考三场,第一场是贴经,府试的贴经要求通三经以上,全是制定的段落默写。

看似简单,但是除了《孝经》字数只有几千之外,其他的加起来超过了数十万字,记忆量巨大,而这还是三场中最简单的一场。

可想而知寒门和农家培养出一个学子有多么的不容易。

而像董知府这样宫中和朝廷有背景的人,说抹煞掉一个人的成绩居然这么容易。

君乾云找来陈飞,“去将府试那日所有的衙役,监考,阅卷官,核卷官都抓进大牢,每个人一个牢房,连夜分开审讯,那三日府试和之后的所有时辰做了什么,一一查明核实。”

陈飞应声而退,立刻调兵入府,连夜搜捕当日参与府试的所有官吏。府试三日当值的监考官、核卷官、提笔吏、验封吏,甚至是传卷的杂役,一个不落,全数缉拿,关进府衙地牢。

每人分一牢房,严加审问,不准串供。陈飞亲自押问卷房主管:“你可知案首宗辞三场试卷皆失?你负责的乃是试卷最终封存!你若敢隐瞒半句,休怪本官动刑。”

那主管年过五旬,吓得面如土色,连连辩解:“小人冤枉!小人封卷之后便亲自交予核卷处,连夜加封……确实有宗辞的名字,三卷齐全!”

另一头,阅卷官中有人心虚抵赖,也有人终于扛不住压力,哆哆嗦嗦地承认道:“那宗辞的卷子,是……是董大人亲自下令,不许录榜,说……说京中有人不喜他……”

陈飞将此言录下,立刻呈交君乾云。太子冷笑一声,扔下一句:“继续审,不到根源,此案不得封卷。”

夜色沉沉,牢中火把通明,一场腥风血雨的清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