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教主 作品
第169章 杂交水稻大丰收
以往古城县到了春耕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忙着种田,广袤的村野田园,全都要一锄头一锄头耕出来。
没有上万个壮劳力甭想把地种好。
如今有了这些现代农机,完全不需要这么多人了。
两千个农民足够把古城县周围所有的土地全都耕种一遍了。
杨建国种的是双季稻,分为早稻和晚稻,早稻已经种下去好几个月了,现在已经6月份,早稻已经成熟了。
由于杨建国在汉江修建了水电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库。
水电站除了发电,还有一个巨大的作用,那就是灌溉。
种植水稻需要大量水田,水电站立了大功。
杨建国命人修了很多灌溉渠,直接将水库中储存的水直接灌溉到水稻田里。
如今古城县周围都是一片沃野,田野中到处都是成熟的稻田,沉甸甸的稻子长势非常好,水稻获得了大丰收。
杨建国之前从系统商城中购买了好几台收割机。将收割机安装在拖拉机后面,收割水稻的速度大大提高。
杨建国命岳武率领两千个百姓使用现代农机收割水稻,很快就将全部水稻收割完成。
杂交水稻果然名不虚传,亩产达到了惊人的600公斤,直接把岳武等人震惊住了。
要知道宋代水稻亩产才100多公斤,这还是水土肥沃的江南地区。
杂交水稻的产量直接是古代水稻的6倍,古城县的百姓们哪见过这么高产的作物,一时间都陷入了疯狂。
有了杂交水稻,他们今后再也不用挨饿了,直呼杂交水稻为“神稻”。
当然,水稻的丰收除了杂交水稻本身的优势外,和农药、化肥的使用也有很大关系。
杨建国很早之前就抽到了各种农药和现代化肥。于是从系统商城中大量购买,应用于水稻田中。
要知道古代可是没有农药的,这就导致田里经常长出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分。
农民每天都要扛着个锄头去田里锄草,非常辛苦。所以才会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