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甩锅给蒙古人(第3页)

下面一众文武也是义愤填膺,心说蒙古人真是太过分了,真是欺负人欺负到家了。

宰相郑清之此时心中暗道不妙,不为别的,只因找蒙古人议和之事是自己提出来的。如今议和失败,朝廷白白损失了一百万两银子,而且还贻误了战机,自己的处境恐怕要坏。

果然,班部丛中闪出一人,对宋理宗道:

“陛下,臣早就说过蒙古人不可靠,伐宋已为定数,肯定不会同意议和。都怪郑相屡进谗言、迷惑圣听,非要和蒙古人议和。致使朝廷损银百万,贻误战机,臣请陛下罢免郑清之!”

说话的正是枢密使乔行简,他是郑清之的老对头,前几天襄阳告急,他就和郑清之提出相反意见,给郑清之挖了个坑。

如今见议和失败,乔行简心中大喜,心说终于有机会扳倒郑清之了,这样自己就能取代他成为宰相了。

宋理宗闻言有些犹豫,议和虽然是郑清之提出来的,但毕竟是自己拍板做的决定。而且当时自己也想议和,罢免郑清之就相当于否定自己。

最重要的是只要郑清之和乔行简两个派系互相打压,自己作为皇帝就可以坐山观虎斗,让他们两派相互制衡,这样自己就能稳坐钓鱼台。

要是罢免郑清之,乔行简就会一家独大,大臣们都是他的党羽,合起伙来对付自己,自己这个皇帝就不好做了。

宋理宗虽然是个昏君,但帝王之术还是懂的。

因此并未理会乔行简,只是对群臣道:

“其他事以后再说,如今最重要的是解决蒙古人。蒙古人出尔反尔,收了银子又不退兵,简直欺人太甚,朕咽不下这口恶气,必须给蒙古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大宋朝也不是好欺负的。”

众臣闻言一个个面面相觑,心说皇帝说得轻松,还要教训蒙古人。去年在河南被蒙古人教训的还不够吗。

如今大宋兵衰国弱,怎么教训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