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抵达大宋(第2页)

河上有座浮桥,杨建国抬眼望去,只见对岸桥头上守着几个宋军。

杨建国刚想过桥,就见对面的宋军士兵突然慌乱起来,然后就四散逃跑,边跑还边喊:“鞑子来了!鞑子来了!”

杨建国听说有鞑子,登时大惊,可环顾四周却没有发现半个鞑子身影。

杨建国心中好生纳闷,哪里有鞑子?

随即突然反应过来,原来宋军是把自己当成鞑子了。

只因杨建国嫌系统给的皮甲薄,让手下都换成蒙古人的皮条甲。

众人穿着皮条甲,骑着蒙古马。远远望去和蒙古骑兵一模一样。

难怪对岸的宋军会吓得仓皇逃窜,他们都被蒙古骑兵打怕了,见到蒙古人只知道跑。

杨建国有些无语,随即率领部队从浮桥过河,正式进入大宋境内。

杨建国所在的位置叫光化,位于襄阳府以北,距离襄阳很近,属于宋朝的北方前线。宋朝在这里有大军驻守。

杨建国不打算在这里停留,他打算直奔襄阳,然后投奔襄阳的宋军。

因为明年宋蒙战争就要爆发了,襄阳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南宋整个荆湖防线的门户。到时候蒙军必然猛攻襄阳。

历史上襄阳被蒙古攻破,于是蒙古铁骑长驱直入,导致整个长江中游暴露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被蒙古人肆意蹂躏。

杨建国可不想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他要像郭靖、黄蓉夫妇那样,死守襄阳,将蒙古铁骑挡在汉水以北。

这样蒙古人就无法进入大宋腹地了,战略意图也无法实现。

自己也可以杀鞑子、立军功、集功德,然后凭借自己杨家将的身份在军中收买人心,把宋军都升级成自己的私人士兵。

到时候自己手握重兵、据有荆襄,皇帝也要给自己几分面子。

等把手下士兵都升满级,就北伐蒙古,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然后让皇帝给自己封侯拜相,自己就节制天下兵马,挟天子以令诸侯。

说不定还能学学宋太祖赵匡胤,来个陈桥驿兵变,到时候沈二狗和刘老屁就把黄袍披在自己身上,自己推辞不过,只好勉为其难当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