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白灼西生菜的吕子 作品
第6章 半只铃铛(第2页)
念安腕上重新出现半只银铃铛,这次铃铛里刻着所有失踪孩子的名字。陈默和小宇手心里的"安"字化作纸蝶,飞向老槐树新长出的枝桠——那里开出了洁白的银铃铛花,每朵花芯都响着无声的童谣。而骨墨河退去的地方,留下了一行用儿童笔迹写的字:"下次再听见槐树下的歌,记得把糖纸船扔进河里。"
夜半童谣(终焉章:铃兰永续)
槐树下的糖纸船顺着骨墨河漂流到城市各处,每个捡到船的孩子都会收到一张槐花纸书签,上面用骨墨写着:"念安则安,铃响无咒。"陈默的书店成了童魂驿站,每到周末就有戴着银铃铛花胎记的孩子来交换糖纸船,船帆上的童谣越积越多,渐渐在书店天花板拼成巨大的银铃铛图案。
某个冬至清晨,念安带着妹妹来到书店,她腕上的半只铃铛正在发烫——铃铛内侧新刻了行小字:"王秀兰妹妹的棺材板下,还有第三块骨墨诗碑。"众人挖开老槐树根,发现树下埋着口用儿童舌骨拼成的棺材,棺盖刻着未完成的童谣:"铃兰花,开九遍,童魂归位咒自断..." 棺材里没有尸体,只有块浸透骨墨的诗碑,碑上空白处留着三个血槽,形状正好是念安的船锚印记、陈默的银铃铛和小宇的"安"字。
当三人将印记按在血槽上时,诗碑突然爆发出强光,骨墨如潮水般涌向城市所有带银铃铛花胎记的孩子。陈默看见每个孩子的掌心都浮现出诗碑上的文字,而他们后颈的胎记化作铃兰花,纷纷飞向老槐树。此时王秀兰妹妹的声音从诗碑传来:"我用三百年童魂炼的骨墨,岂是你们能破的?" 诗碑裂缝里钻出无数诗针,针尖都刻着"念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