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白灼西生菜的吕子 作品
第4章 鞋印(第2页)
大寒日来了位持铜镜的绣娘。她的铜镜边缘裂着冰纹,镜面映出的不是自己,而是不断变幻的嫁衣样式。"1937年日军侵华,我本该出嫁,却把嫁衣改成了绷带,后来死在防空洞里,手里还攥着半面镜子。"她摸着镜纹,冰裂处突然渗出血色,竟组成未绣完的并蒂莲纹样。
我往镜面上呵了口气,雾气中浮现出新郎的身影——他是名战士,当年收到她改嫁衣的信后,在战壕里用弹壳雕了对并蒂莲。更惊人的是,铜镜背面的裂痕遇暖显形,竟是张防空洞地图,角落标着"莲花开处有生路"。绣娘恍然大悟,镜子突然碎成八片,每片都映着不同的场景:
有片映着她改嫁衣时,把自己的发簪缝进绷带;有片照出新郎用弹壳莲换了伤员的救命药;还有片飘着战后,他们的后人在防空洞遗址种满莲花的香气。如今八片镜纹化作忘川河上的莲灯,每盏灯芯都燃着未绣完的红线,照亮魂归路上的每朵并蒂莲。
清明时节,汤铺来了个刻石碑的石匠。他的凿子里卡着块残碑,碑面刻着"慈母爱子",可"爱"字中间总缺笔。"1960年饥荒,我娘把米汤全灌我嘴里,自己饿死了,我刻碑时总觉得'爱'字太重,不敢刻满。"他敲着凿子,残碑缝里掉出颗米芽,芽尖还沾着母亲的体温。
我把米芽种进忘川石,石缝里立刻长出发光的稻穗。这时才看清,残碑背面刻着母亲的字迹:"儿若饿,碑下有粮"。当石匠凿开碑底,里面滚出个陶罐,装着她当年剩下的五十粒米,每粒米都映着不同的画面:
有粒米映着她偷偷把米藏进他鞋底;有粒米照出他成年后,在石碑旁种了亩稻田;还有粒米飘着他的孙子们,用新米熬粥祭碑时的童声。现在忘川河边的"慈米田"里,每株稻穗都由碑纹滋养,米粒上刻着未写完的"爱"字,吃起来总有股母亲怀抱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