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闲书聊东西 作品

第2章 朝夕伴龙身

归家后的日子,因小龙的到来变得截然不同。 我那间原本只有笔墨书香的书房,忽然多了几分生气。

靠窗的位置原本堆着父亲留下的旧书,我特意将书挪到书架最高层,腾出半张桌子,用母亲留下的紫砂盆盛了后山引来的泉水,铺上新采的青苔,又捡了几块圆润的鹅卵石放进去,这便是小龙的新家。

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便起身研墨。

墨条在砚台上细细研磨,发出“沙沙”的轻响,小龙总会准时从水中探出头,小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笔下的字迹。

它的脖子伸得很长,壳上的虹彩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像是撒了一层碎金。

有次我写得急了,笔尖的墨滴溅到桌上,它竟“噗通”一声跳进水里,又爬出来,用湿漉漉的爪子轻轻蹭那墨滴,像是想帮我擦掉。

“你呀,倒是比我还勤快。”我笑着将它捧在手心,它的背甲在掌心温热光滑,虹彩在阳光下愈发璀璨,“等我考上功名,便带你去京城看看,听说那里的砚台都是玉石做的,墨香能飘满整条街。”

小龙似乎真能听懂,伸出脑袋蹭我的指尖,喉咙里发出轻柔的呜咽。

我忽然想起昨日读到《山海经》里的玄龟传说,说有神龟背负河图洛书而出,助大禹治水。

“你这般灵秀,莫不是也来自神山仙境?”

我指尖轻抚它的背甲,那里的虹彩竟随着我的触碰微微流动,“若真是这样,你可别嫌我这小院简陋才好。”

夜深读书倦了,我便会将它从紫砂盆里捧出来,放在膝头。

它不挣扎,安静地趴着,任由我用指尖梳理它壳上的纹路。

我会轻声给它讲书中的经史子集,从《论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讲到《史记》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楚辞》的浪漫瑰丽讲到唐诗的婉转深情。

有时讲到兴头上,我会停下来问它:“你看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不是道尽了世间最真挚的期盼?”

它便会伸出舌头舔我的指尖,喉咙里发出“咕咕”的声响,像是在说“我懂”。

有次我伏案疾书,准备参加县里的童生试,写得太急,不慎将墨滴溅到了它背上。

那墨滴黑得发亮,我心下一惊,慌忙找布要擦,却见那墨渍竟像被海绵吸收般,慢慢渗入背甲,化作一道淡淡的墨痕隐入虹彩之中,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