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京华辨真伪(第2页)
李参将捧着《守辽方略》,指腹抚过“后金必从喜峰口入塞”的批注,老泪纵横,豆大的泪珠砸在纸页上,晕开一小片水渍:“天启七年督师就料定了!那年他亲勘喜峰口,发现城墙是豆腐渣工程,砖石都是劣等货,连夜上书朝廷要重修,可温体仁扣了奏折,还骂他‘小题大做,浪费军饷’!后来,后金果然从喜峰口入塞,督师的话,一字不差啊!”
他翻到“提拔辽将”的章节,上面标着密密麻麻的红圈:“赵虎、秦无殇的名字都在这儿,督师说‘辽人恨后金入骨,用他们守城,比江南调来的兵可靠十倍’。
他给赵虎取的名字,‘虎’字就是盼他能成守辽的猛虎,护着家乡的百姓……”
苏凝霜按笔记里的图示转动炮尾的铁环,铁环上的刻度与城砖的刻痕完全吻合。
“咔嗒”轻响后,炮尾弹出个暗格,里面黑黝黝的,看不清藏着什么。
她刚要伸手,李参将突然拦住她,眼神凝重:“慢!这机关有双重保险,得用聚义符的木牌才能完全打开,不然会触发警报,整个军械库都会被炸毁,这是督师亲口交代的!”
他捡起“赵虎”的木牌,轻轻插入暗格的凹槽,动作虔诚得像在完成一场仪式。
“嗡”的一声轻响,暗格完全弹开,里面的油布包上还压着块青铜令牌,刻着“宁字壹号”,边缘打磨得光滑,却依旧透着股凛然正气。
苏凝霜掀开油布,《守辽方略》的封面上,袁崇焕的批注墨迹清晰:“此策若传,辽土可守。”
李参将摸着令牌落泪,泪水滴在冰冷的铜面上,迅速散开:“当年督师改装炮车时,我就在旁边看着。他说‘这令牌要留给能让旧部聚起来的人’,原来是等你们啊……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
周沧突然指着炮车下的暗格,那里藏着半块梅花饼,用油纸包着,饼上的牙印还清晰——是赵虎的,那牙印比一般人深,是他小时候换牙时养成的习惯。
“他总说,等督师平反了,要带着弟兄们再吃一次宁远的梅花饼,就在梅香楼,要最贵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