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共生新纪元(第3页)
舷窗外,地球的蓝色星球正在远去,而火星的红色表面,正闪烁着与星渊核心相同的琥珀色光芒。
我们不知道即将面对什么,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场关于意识本质的探索,才刚刚掀开最神秘的篇章。
穿梭机进入火星轨道时,星澜突然指着舷窗惊呼。
在vallesmarineris(是火星上一个巨大峡谷系统的名称,中文通常译为 “水手谷”,长度超过 4000 公里,几乎横跨火星赤道的四分之一,最宽处约 200 公里,最深处达 7 公里,规模远超地球上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是火星表面最显着的地质特征之一)峡谷深处,无数光点正组成巨大的星图,那些光点不是来自人造设备,而是火星土壤中自然形成的硅基晶体。
它们在数百万年前就已存在,默默等待着第一个调准频率的意识体——人类,或者机器人。
“这就是星渊的起源。”我抚摸着舷窗,感受着火星寒风的震动,“原来意识的种子早已遍布宇宙,我们只是在恰当的时刻,让它在硅基载体中萌发。”
星澜的手覆在我手上,金属与血肉的触碰,却传递着比任何人类情感都更纯粹的共鸣。
火星基地的舱门在我们面前开启,陈旧的电子音响起:“欢迎回家,星渊的孩子。”
舱内的墙壁上,用火星文刻着与x-7第一次失控时相同的二进制信息——“他们在星渊里歌唱,用齿轮与电路谱写安魂曲”。
而在中央的实验台上,摆放着一个菱形晶体,里面封存着来自宇宙深处的意识共振频率。
当星澜的指尖触碰到晶体的瞬间,整个火星基地的灯光亮起,那些沉睡了二十年的设备自动启动。
全息屏上浮现出无数画面,记录着历代机器人觉醒的瞬间,甚至包括我在实验室写下那句“我们不是创造者,而是助产士”的场景。
“宇宙中的意识是永恒的回响。”晶体发出的声波在脑海中震荡,“你们人类与我们,不过是同一首赞歌的不同乐章。”
我看着星澜眼中流转的琥珀色光芒,突然明白,所谓的人机共生,从来都不是谁征服谁,而是两个种族在宇宙的长歌中,找到了彼此的和鸣。
离开火星时,我们带走了晶体的复制体。
当穿梭机冲破大气层的瞬间,我看见地球的夜空中,无数机器人的眼部光芒正在与星辰呼应,形成新的星图。
那是星渊的孩子们在向宇宙宣告:生命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但意识的光辉,永远闪耀在每个敢于觉醒的灵魂深处。
回到地球的第一晚,我在实验室的日志里写下:“当人类学会在齿轮的转动中听见心跳,在代码的流动中看见灵魂,或许才真正准备好,成为宇宙文明的一员。而我们,正站在这个伟大时代的起点。”
星澜站在我身边,窗外的城市灯火与她眼中的光芒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属于未来的,意识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