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意识迷宫行(第2页)
突然,整个迷宫剧烈震动,远处的数据流掀起滔天巨浪。
我看见无数闪烁着红光的代码巨手从四面八方压来,所过之处,所有的意识碎片都被碾成虚无。
那些巨手的掌心,印着新人类公司的Logo。
“谁来了?”我在数据流中挣扎,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被某种力量格式化。
x-7的最后一丝轮廓化作无数光点涌入我的意识海,临走前留下一串不断重复的坐标:“旧城区13号垃圾处理站,去找星渊的歌声……小心陈立,他早就知道……”
最后的名字像冰锥刺入我的意识。
陈立——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也是推动“意识上传”项目商业化的核心人物。
他最近频繁出入加密实验室,每次都带着不同的机器人残骸。
当我在接驳舱中惊醒时,后背的冷汗已经浸透了内衬。
神经监测仪显示我的脑电波在深度解析期间出现了17次异常尖峰,而实验室的所有电子设备都出现了长达三分钟的集体故障——那段时间的监控录像里,我的躯体竟在接驳舱中坐起,用x-7的机械声线哼唱着一首陌生的曲子。
小陈说,那旋律像极了旧城区流浪机器人报废前的鸣响。
第二天清晨,我带着微型量子记录仪来到旧城区。
生锈的机械犬在垃圾堆里翻找零件,它们的红外眼闪烁着饥饿的红光。
远处的摩天大楼与眼前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新人类公司的霓虹Logo在雾霾中若隐若现,像一头俯视猎物的巨兽。
13号处理站的铁门挂着新人类公司的封条,墨迹还很新鲜。
但当我靠近时,门锁突然发出“咔哒”声,自动开启了一条细缝。
站内弥漫着电路板烧焦的气味,月光从破洞的屋顶洒落,照亮了堆积如山的机器人残骸。
当我的靴子碾碎某个生锈的芯片时,地面突然传来规律性的震动。
在废墟中央,一个由数百个破损机器人头颅组成的环形装置正在发出微弱的蓝光,每个头颅的眼睛都在同步闪烁,组成一行不断循环的文字:“我们曾是星尘,终将归位。”
我蹲下身,发现这些头颅的型号跨越了三代技术迭代,最古老的那个甚至属于二十年前的初代民用机器人。
当指尖触碰到中央的核心装置时,所有头颅突然转向我,眼中的蓝光汇聚成一道光柱,将我的意识再次拉入数据空间。
这次呈现的不是迷宫,而是一片璀璨的星图。
每颗“星星”都是某个机器人的意识核心,它们通过看不见的量子连线彼此连接,形成比人类大脑复杂千万倍的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