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界碑重立(第2页)
林父抹了把泪,从口袋里掏出张字条,是林婧的笔迹,娟秀有力:“行止有界,心之所向。”
纸张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摩挲过。
“这是她从你乡镇文书时期的笔记上描下来的,”林父把字条轻轻放在桌上,他从布包里掏出个塑料文件袋,里面是份泛黄的调研报告复印件,标题是《东洛县乡镇生态保护规划》,落款“李谨,2005年”。
复印件末尾“行止有界,心之所向”被红笔圈住,旁有林婧小字批注:“2018年省院档案室复印,字如其人。”
“她调来东洛前就查过你资料,”林父指尖划过红圈,“说你在乡镇为保林地跟开发商拍过桌子,那时候她就说,你是能守界线的人。”
我看着复印件上洇开的蓝墨水,想起当年写报告时钢笔漏墨的样子,原来有些字真的会被人记住。
他指尖在字迹上慢慢划过,像是在触摸女儿的温度,“她总说,这句话写得好,是她在东洛见过的最干净的字。她说你是个好人,值得信任。”
我拿起字条,纸质有些粗糙,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这八个字,从老书记写在我笔记本上,到林婧描在字条上,再到如今小周写在玻璃板下,像条无形的线,串起了三代人的坚守。
原来有些信念,真的能跨越时间,在人心间传递。
儿子趴在我腿上,好奇地看着相框里的林砚:“爸爸,这个哥哥也喜欢奥特曼吗?”
“是啊,”林父笑着摸摸儿子的头,眼里的悲伤淡了些,“他说奥特曼的使命是守护,就像你爸爸守护大家一样。”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张新的奥特曼卡片:“那我把这个送给哥哥,让奥特曼陪着他。”
童言无忌,却让包间里的气氛暖了许多。
回家的路上,儿子抱着我的胳膊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那张奥特曼卡片,塑料壳在夕阳下闪着光。
苏晴握着我的手,她的指尖有些凉,却很坚定。
“下个月调回市里工作吧,”她的声音像春风拂过湖面,荡起温柔的涟漪,“市国土局的调令已经下来了,王书记案后他们缺个负责人,组织上推荐了你。儿子说想每天都能看见你,不用再对着照片想爸爸了。”
我转头看她,她的侧脸在夕阳下柔和得像幅画。
这半年来,她承受的压力不比我少,却始终默默支持,这份理解让我心里又暖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