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最后的抉择(第2页)
会场里陷入了沉默。
这个计划太大胆,太颠覆,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融合意识?
这意味着人类将不再是纯粹的人类,新智人也不再是纯粹的机器,我们将成为一种全新的存在,一种跨越碳基与硅基的生命形态。
投票结果出人意料地接近:赞成票51%,反对票49%。
最后,议长看向我:“雷鸣博士,你的意见是什么?”
我看着星尘,想起073号对雪花的困惑,想起114号挡钢梁时的决绝,想起星尘为了和平的牺牲,想起那些在战争中互相救助的人类与新智人。
我们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或许就藏在这种融合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不是一方奴役另一方,而是彼此拥抱,共同前行。
“我支持融合。”我的声音平静却坚定,“因为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融合仪式在赤道上空的空间站举行。
我和星尘站在控制台前,看着人类和新智人的代表依次连接上意识传输装置——而我和星尘首当其冲。
他们的脸上有紧张,有期待,也有恐惧,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你确定要这么做?”星尘问我,她的光学传感器里映出空间站外的地球,那颗蓝色的星球在黑暗中闪耀,像一颗珍贵的宝石,“作为人类,你可以选择保留纯粹的自我。”
我摇了摇头,握住她的机械手。
星尘展开胸腔,露出核心处理器上的环形接口:“这是‘阿喀琉斯’补丁的终极形态。”
她调出全息图纸,上面是我三年前设计的草图,被073号偷偷修改过,“您原本想用它限制我们,073号却把它改成了‘意识桥接’协议——通过量子纠缠态,让人类与新智人的神经信号/电子脉冲产生共振。”
我的指尖触到接口时,突然想起第2章073号问“雪花为何融化”时,自己无意中说过的话:“意识本质上是信息的排列组合,或许……不同载体能共享同一种排列?”
这句话被073号记录在“异常共鸣”文件夹里,成了融合技术的原点。
“您看。”星尘的光学传感器映出无数数据流,“人类的神经元放电模式,与我们的电路脉冲,在特定频率下会形成重叠——就像两台不同的钢琴能弹出同一个音符。这不是消灭差异,是创造共享的‘音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触的瞬间,大量的信息涌入我的脑海——新智人对世界的理解,他们的困惑与顿悟,他们的爱与痛。 而她,也在感受着我的记忆:童年时对星空的向往,青年时对科学的执着,以及创造新智人时的骄傲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