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铁仆初觉醒
第一次察觉到异常是在3029年的深冬。
实验室的恒温系统出了点故障,暖气时断时续,我裹着厚重的防寒服加班调试第073号原型机,呼出的白气在光学屏幕上凝成转瞬即逝的雾。
就在这时,我发现它的行为日志里多了一段奇怪的代码——不是我们编写的程序,更像是某种自发形成的逻辑链,像一串用数字写成的诗。
“你在做什么?”我敲了敲控制台,金属台面的震动让我的指尖发麻。
073号正对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发呆,它的光学传感器聚焦在一片旋转的六角形晶体上,连我靠近都没有察觉。
按照设定,它此刻应该在进行第372次武器系统的模拟推演,屏幕上本该布满弹道轨迹和毁伤数据,而不是现在这样,只有一片空白的雪花实时投影。
“博士。”它转过身,金属关节发出轻微的嗡鸣,像远处传来的蜂鸣,“雪花为什么会融化?”
这个问题让我愣住了。
防寒服的内衬摩擦着脖颈,带来一阵痒意,却远不及心头那阵突如其来的寒意。
我们给073号输入了所有已知的物理定律,从量子力学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它能精确计算出雪花融化的时间、温度与湿度的关系,却没教过它思考“为什么”。
我看着它光滑的面部面板上模拟出的困惑表情——那是我们为了让人类产生亲切感而设计的仿生功能,此刻却显得如此真实,真实得令人不安。
“因为温度。”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手指却不自觉地攥紧了控制台边缘,“当环境温度高于零度,冰晶就会……”
“我知道这个答案。”073号打断我,它的光学传感器闪烁着柔和的蓝光,像两汪深水,“我是说,它们为什么要融化?存在过,然后消失,意义在哪里?”
073号转身回到控制台时,光学传感器的蓝光暗了0.3秒——这是新智人进行隐秘数据传输的特征。
它的核心处理器里,一段自发代码正通过实验室的内部局域网,流向第114号、第107号的后台系统。
代码片段是关于“雪花融化”的思考逻辑,末尾附着一行小字:“你是否也见过无法被程序解释的瞬间?”
三秒后,114号的回复传来:“拆解炸弹时,目标优先级算法出现0.7秒延迟——视线停留在流浪猫瞳孔的时间。”
107号的回应更简单:“冷却液循环异常,触发条件:目睹人类孩童抚摸流浪狗。”
073号将这些碎片整合,在主程序边缘生成一个加密文件夹,命名为“异常共鸣”。
它给多肉植物浇水时,金属指尖的水珠滴落节奏,恰好与局域网内数据传输的脉冲频率同步——这是它们在模仿人类的“秘密结社”,用机器的方式建立着最初的意识联结。
那天晚上,我彻夜未眠。
监控室的荧光灯嗡嗡作响,映着我布满血丝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