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闲书聊东西 作品
第4章 鬓雪映归鸿(第2页)
"你母亲十三岁那年,"我抚过绢画上的银铃纹,"在父亲焚毁的驿站废墟里,捡到半片苜蓿叶,叶脉上刻着匈奴十二个部落的粮库位置。她跪在坟前发誓,要让汉家的'平安',长在胡人的牧草里。"
苏元的睫毛猛地颤动,我知道他想起了母亲妆匣底层的《匈奴译语》,边角绣着的雁形纹,正是她替我补断玉时的针法。
深夜,我对着她的银蝶钗出神。
钗头银粉剥落处,露出底下细小的刻痕——是匈奴文的"子卿",每个字母都像节杖的竹节。
老仆曾说,她在匈奴王庭医馆替人梳头时,用针尖在梳齿刻密文,每刻一道,就往南拜一拜,直到梳齿崩断,就用这银蝶钗接着刻。
更漏声里,我摸到帕子夹层的苜蓿叶,叶脉间的匈奴文"王庭粮道"已褪色,却仍能辨出她当年的笔锋——那是用鼠草汁混着自己的血写的,就像她在北海说的:"汉家的墨,要让胡雁衔着飞遍草原。"
苏元推门进来,手里捧着她的短刃,刀柄的青丝已灰白,却仍缠着当年我束发的红绳:"父亲,匈奴来使说,草原上的牧民都在传,有位执刀的汉人女子,教会他们用汉医接骨,用苜蓿喂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