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双重危机:秦淮河的病毒倒计时(第2页)
发簪上滴下的血,在地面汇成一朵诡异的樱花形状,像是死亡的预告。
“陆鸣!”她的声音带着刺耳的杂音,仿佛穿越了无尽的时空与阻碍,“我找到浦口水源地的图纸了,他们要在4月18日凌晨投放病毒,潜伏期21天,正好在开学时爆发——”
画面突然卡顿,仿佛时间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拽住。
陆鸣看见苏然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弹开的瞬间,她左腕的红痕发出强烈的荧光,和实验室量子硬盘的警示灯颜色完全一致。
更令他心惊的是,苏然手中的胶片上,“1644部队第二实验室”的标记旁,画着和玉簪内部相同的克莱因瓶模型——那是时空通道的物理具象,这个发现,如同在他本就紧绷的神经上,又重重地压上了一块巨石。
苏然问起“克莱因瓶模型”时,陆鸣解释:“就像你把纸条首尾粘成环,却让正面和反面连在一起——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我们的时空就像这样的纸环,玉簪是穿环而过的线,哪儿都能连起来,哪儿都可能断。”
在现代线,黑客如凶猛的恶狼,攻破了第五道防火墙,目标直指储存玉簪数据的量子核心。
陆鸣紧盯着监控画面,冷汗从额头不断渗出。
他发现对方使用的“记忆污染算法”,正是前世自己为731部队设计的:通过篡改量子态载体的共振频率,将病毒数据伪装成和平鸽的影像,这邪恶的手段,让他对自己前世的罪孽感到无比的悔恨。
他突然想起玉簪内侧的刻痕,不是简单的“对不起”,而是用摩尔斯电码写成的“sAkurA fALLs on QinhuAi river”(樱花落在秦淮河),这句话,仿佛是命运的诅咒,又像是救赎的密码。
“他们的水源地在浦口!”苏然的声音突然清晰起来,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她举着偷来的胶片,红笔圈住的位置正是1937年真实历史中731部队的细菌投放点,“周学长牺牲前说,实验室的通风口在图书馆废墟的梧桐树下,树干上有三个弹孔——和你手腕的疤痕位置一样!”
她的话被一阵密集的枪声打断,全息影像里,三道光柱如利剑般射下,映出她发间的槐树叶——和陆鸣办公桌上那片1937年的枯叶标本,叶脉走向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