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花公子 作品

第328章 简拔新锐

崇祯十九年恩科的文武两榜,在京师的街头巷尾引发了持续数日的热议。尤其是新科武状元徐彦琦那“麻雀变凤凰”般的传奇经历,更是被说书人和市井百姓们,演绎成了无数个版本,传为佳话。

然而,对于崇祯皇帝而言,科举放榜,并非是选拔人才的结束,而恰恰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他深知,他此次大刀阔斧改革武举,其核心目的,便是要为大明王朝,选拔出一批真正能征善战的、忠于皇室的军事将才。但他也同样清楚,这些在考场之上脱颖而出的“武进士”们,大多是实战派出身,虽然武艺高强,勇武过人,但其文化程度,却普遍不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纯粹武夫。

若将这些人直接授予高级军职,让他们去领兵打仗,那与之前那些只知一味蛮干的旧式将领,又有何异?

“朕要培养的,是能够独当一面、懂得兵法谋略、也识得忠义大体的‘将军’!而绝不仅仅是……只知冲锋陷阵的‘莽夫’!”

因此,在殿试结束之后,崇祯皇帝立刻下达了一道旨意:所有中榜的三百名武进士,包括武状元徐彦琦、以及戚家三子在内,皆不能立刻外放或授予实职!他们必须,先进入新设立的“顺天府皇家武学院”,接受为期至少一年至三年的、系统的文化和兵法教育!

他要用这种方式,将这些桀骜不驯的武人,彻底烙上“天子门生”的印记!

崇祯皇帝之所以会有如此深谋远虑的布局,也得益于他那个来自后世的灵魂。他清楚地记得,在另一个时空里,那位同样致力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孙中山先生,之所以能够最终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其最为英明的举措之一,便是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正是这所军校,为他培养出了一大批绝对忠于其个人和其政治理念的嫡系骨干将领,也最终成为了他席卷全国、统一中国的坚实基础!

----------

武科进士的后续安排,早已在崇祯的计划之中。而对于那些新科的文科进士,他则更是……彻底颠覆了数百年来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