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重典兴武(第2页)
最为关键的改革,在于考试内容!崇祯皇帝下旨,在此次首科武举会试之中,暂时取消了所有关于兵法策论和《武经七书》等内容的笔试和默写!只考……纯粹的武艺!马射、步射、平射、马枪、刀剑、举石、角力、跑步、拳脚功夫……等等等等,共计十二项最为基础、也最能体现个人勇武与技艺的科目!真正做到了“只试武艺,不论文策”!
----------
当然,仅仅依靠一场考试,还不足以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将才。为此,崇祯皇帝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制度与后续安排。
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在京师顺天府,正式设立“皇家武学院”!此学院,由兵部尚书朱大典亲自兼任“祭酒”,并由英国公张世泽、以及高杰、白广恩、黄得功等一众宿将名臣,共同担任“教习”或“博士”。首批学员,便从此次武科会试中脱颖而出的“武进士”之中选拔!
皇家武学院的学科设置,将涵盖兵法谋略(从《孙子兵法》到戚少保《纪效新书》)、天文地理、军械制造与运用、营阵部伍、后勤管理、乃至……最为基础的识字、写字、算术等等!并且,还将定期举行严格的武艺与战术考核!
所有从皇家武学院毕业的学员,都将根据其在校成绩和综合考评,被授予从六品的“武骑尉”、正六品的“云骑尉”、乃至从五品的“飞骑尉”等世袭武勋!并可直接获得实授的军职,如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等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优则仕”!
而对于那些在殿试之中,名列三甲的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崇祯皇帝更是下旨,将予以隆重无比的恩荣:武状元将御赐全副打造精良的锁子甲、宝盔、以及一柄由内廷御用监特制的佩刀!所有武进士及第者,皆可在紫禁城太和门外张榜唱名,并由禁军仪仗护送归第,跨马游街,遍夸恩荣!兵部亦将专门设宴,款待所有新科武进士,赏赐银两与荣誉称号!其场面之盛大,待遇之优渥,丝毫不逊于文科鼎甲!
----------
这《武举圣旨》一经颁布,立刻便在京师内外,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响!
那些本就出身行伍、或是世代习武的军户子弟、以及在民间郁郁不得志的武人豪杰们,在听闻了皇帝陛下这番“除旧弊、抬武人”的惊人之举后,无不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终于有了一条可以凭借真才实学、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康庄大道!一时间,京师内外,报名参加首次武科会试者,竟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许多人更是信心大增,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武科大比之中,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