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清廷
当大顺武威将军张鼐率领残部,在辽州向明军五省总督陈奇瑜缴械投降的消息,如同雪片般传遍北方时,最先感到震动的,并非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也非西逃途中的李自成,而是……近在咫尺的山海关总兵,平西伯吴三桂!
原来,那山海卫指挥使许彪,在“热情款待”并软禁了张鼐之后,自知这位曾经的闯王麾下正标武威将军是个烫手山芋,自己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根本无法妥善处置。他思来想去,便将这个“大麻烦”,连同一封极尽恭维的信函,一并送到了山海关,交给了他的顶头上司——平西伯吴三桂。许彪自以为此举是“献功”于上官,却不知给吴三桂带来了多大的困扰。
吴三桂接到张鼐之时,简直是哭笑不得,心中更是将那许彪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深知,自己麾下的辽东军,本就派系林立,山头众多。前有关宁铁骑的骄兵悍将,后有从宁远、锦州等地陆续撤入关内的各路总兵、副将,如高第、以及那位背景深厚、圣眷似乎不减的定西侯唐通……这些人,哪个是省油的灯?平日里为了兵权、粮饷、地盘,早已是明争暗斗不休。
如今,再凭空塞进来一个张鼐——此人虽是降将,但在大顺军中,也曾是地位极高、手握重兵的人物!一旦将其编入关宁军,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势力平衡,引发新一轮的内部冲突!更何况,唐通此人,不仅兵力雄厚,在朝中似乎也颇有奥援,早已让吴三桂忌惮不已。若再添一个张鼐,这山海关……岂不是要翻了天?!
而且,这张鼐乃是反复无常之辈,今日降明,焉知明日不会再降闯,甚至……降清?!若其在自己麾下再次叛变,那他吴三桂,岂不是要引火烧身,替他背上这天大的黑锅?!
就在吴三桂左右为难之际,他最为倚重的心腹谋士兼内兄,夏国相,却为他献上了一策:“将军,依下官之见,这张鼐,既不能杀,亦不能留。不如……将其暂时安置于抚宁城,命许彪好生‘看管’。对外,则宣称朝廷正在核查其功过,待有定论再行任用。若其安分守己,将来或可借朝廷之手,将其调往他处,我等亦可落得个人情;若其心怀不轨,图谋再叛,则正好可就地将其剿灭,一则除了后患,二则也可向朝廷表功,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