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花公子 作品

第278章 亲征整肃(第2页)

----------

大军行抵井陉东部的土门关。

此关乃是井陉东口的重要隘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厂卫和地方知府衙门的塘报,正源源不断地从前方汇集于此。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这支由他一手打造、装备了新式盔甲与火器的禁军,心中充满了期盼。这支军队,是他最后的底牌,也是他能否扭转乾坤的关键!他绝不容许这支军队,在尚未与流寇主力决战之前,便因不必要的冒进而遭受损失!

考虑到固关前线的战局依旧不明朗,李自成主力大军的动向也尚未完全探明,崇祯当机立断,决定:大军暂驻土门关!先稳固后方,修整兵马,并派遣得力斥候,仔细观察固关及太原方向的情势,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再行定夺!

----------

崇祯皇帝的御营,便设在了土门关的关城之内。

他首先下令,对关内所有储存的粮草军械,进行严格的清点统计,并命随军的工仗局官员,立刻将那些早已老旧不堪的旧式佛郎机炮、虎蹲炮等,全部替换下来,换上从京师带来的、由毕懋良等人主持改良的新式火炮!

对于原先驻守在土门关的那些地方卫所兵,崇祯自然是信不过的。但他也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裁撤或缴械,而是采取了一种相对“温和”的调动方法:他以“加强地方防务”为名,将这些卫所兵,分批调往后方的真定、保定等地,编入地方守备序列,由他新任命的总兵侯天锡、侯采等人负责“整训”;同时,又从自己带来的禁军之中,抽调精锐,接管了土门关的全部防务。如此一来,既避免了可能引发的兵变,又兵不血刃地,将这座战略要冲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他还特意召见了真定总兵侯天锡,对其在之前“招抚流民、恢复生产”等方面的“功绩”大加褒奖,并赏赐金银,同时又旁敲侧击地“提醒”他,务必“恪尽职守,忠于朝廷”,不得有丝毫异心。这既是安抚,也是一种制衡,防止其在地方坐大。

----------

就这样,皇帝亲率的禁军主力,在土门关,开始了为期十日的休整。

许多随行的将领,尤其是像高杰、白广恩这些急于在前线建功立业的边将,对于皇帝这种“未战先休”、“临阵观望”的做法,颇有微词,认为这是贻误战机。但崇祯皇帝却力排众议,坚持己见。他知道,这支禁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大多是新兵,缺乏实战经验,且长途跋涉,早已人困马乏,士气亦有所低落。此刻强行投入到固关那等惨烈的战场,无异于以卵击石。适当的休整,不仅有助于恢复体力、提振士气,更能让他有充足的时间,来观察和判断前线的真实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