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帝心简拔
在固关前线,五省总督陈奇瑜正调兵遣将,准备与再次东征的李自成大顺军主力决一死战;而在后方的保定府、真定府一带,崇祯皇帝御驾亲临,也并未有片刻停歇。他一边严厉整肃地方吏治,打击那些趁乱发国难财的贪官污吏和劣绅地主,一边也在积极物色和提拔真正能为国效力的忠勇将才,以期稳固这京畿南部的最后屏障。
在众多地方军将之中,高阳总兵官侯天锡及其从子、杂号总兵侯采,这对侯氏家族的将门之后,很快便进入了崇祯皇帝的视野。
侯氏一门,在真定、保定乃至整个北直隶地区,都算得上是声名显赫的武将世家。侯天锡的父亲,便是大明赫赫有名的武将候良柱。候良柱公不仅曾官至四川总兵、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更在崇祯二年,作为朝廷剿灭西南奢崇明、安邦彦叛乱的主将之一,身先士卒,屡建奇功,为国平叛,在军中及地方都享有极高的声望。
只可惜,天妒英才。崇祯十年,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坐大,大举进攻四川。候良柱奉旨死守川北重镇广元。当时,他麾下官兵不过万余,而围城的贼军则号称十余万,兵力悬殊!候良柱率部浴血奋战,坚守数月,最终因寡不敌众,粮尽援绝而城破。在最后的巷战之中,他身中八十余刀,依旧屹立不倒,力斩数名贼将,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也未曾后退半步!李自成感其忠勇,曾遣人劝降,亦被他严词拒绝,最终壮烈殉国!
----------
父亲候良柱为国战死之后,年方弱冠的侯天锡悲痛欲绝。他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立刻拜见了当时的兵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杨嗣昌,泣血请战,誓言要继承父志,为父报仇,为国雪耻!
杨嗣昌感其孝勇,准其所请。侯天锡当即便散尽家财,招募父亲旧部及地方忠勇之士,组成了一支数千人的“讨贼义军”。在此后数年与流寇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虽然也曾数次兵败,但屡败屡战,表现异常英勇,也立下了不少小功。凭借着这些战功和父辈的余荫,他逐步从都督佥事,升任至广大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