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花公子 作品

第245章 开市边贸

崇祯皇帝关于填满四大皇家粮仓的旨意,如同千斤巨石,压在了内阁和各部尚书的心头。京师、南京、济宁三地的粮源尚可从内部调剂,唯独地处塞外的大同镇,粮草补给历来是天大的难题。

就在众人为大同粮仓的充盈而一筹莫展之际,新任兵部尚书朱大典,在仔细研究了堪舆图和历代边防资料后,出班奏道:“陛下,大同孤悬塞上,千里转输粮秣,不仅耗费巨大,沿途风险亦是莫测。臣以为,与其缘木求鱼,不如另辟蹊径。可效仿太祖、成祖皇帝旧制,于大同镇外四处要地——即镇虏墩、玉林卫、土城堡、晾马台,重新开设互市!”

“以我朝腹地之茶叶、食盐、布匹、铁器等蒙古部落急需之物,” 朱大典继续道,“换取其部落之牛、羊、马匹,乃至其可能有多余之青稞、麦豆等粮秣。如此一来,既可解大同粮秣之困,又能加强与漠南蒙古诸部之联系,分化瓦解建奴在塞外之势力,实乃一举多得之良策!”

朱大典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立刻响起了一片反对之声!

“陛下!万万不可!” 一名老成持重的户部官员立刻出班反对,“关外互市,风险莫测!往年便曾有无知商贾,贪图厚利,私自出塞贸易,结果……反为鞑虏所害,人财两空!血本无归者不计其数啊!”

另一名礼部官员也跟着说道:“太祖高皇帝定鼎天下之后,虽曾设马市,然亦严控边防,从无大规模开放互市之先例!轻易开市,恐有违祖制!”

更有都察院的言官忧心忡忡:“如今朝廷对边境之地弹压尚有不足,若贸然重开互市,恐各路奸细混入,盗我军情,窥我虚实,反损我大明国威啊!”

一时间,反对之声此起彼伏,皆认为此举风险太大,得不偿失。

眼看朝堂就要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内阁次辅蒋德璟轻咳一声,站了出来。他先是示意众人稍安勿躁,随即才缓缓开口,语气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同僚,今日议题之核心,是如何在年底之前,将大同皇家粮仓填满,以解朝廷燃眉之急,为陛下明年之大计做好准备!若此事再无良策,粮荒不解,陛下龙颜震怒之下……” 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那些还在喋喋不休的反对者,“哼!莫怪本官没有提醒诸位,届时,恐怕就不仅仅是几句口舌之争那么简单,而是要……‘清洗六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