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花公子 作品

第244章 经略四方(第2页)

这个“塞外互市”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兵部尚书朱大典的积极响应。他出班奏道:“陛下,若要重开塞外互市,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恢复并增设我大明在边境地区的卫所城镇!以军护商,以商养军!想当年,我朝在九边地区,互市繁盛,卫所林立,建奴何敢轻易叩关?只可惜,后来因建奴势大,朝廷无力兼顾,才不得不将许多边境卫所裁撤内迁,致使边防空虚。如今陛下天威重振,正该重拾祖宗旧制,再固北疆!”

工部尚书冯铨也适时补充道:“陛下,若要与塞外部族易货,我朝之瓷器、丝绸、茶叶,皆为其梦寐以求之物。以此换取其马匹、皮毛、乃至部分粮食,并非难事。大同缺粮之困,或可借此缓解。”

----------

崇祯皇帝在东暖阁内,仔细听取了内阁和各部呈上的这份“皇家粮仓战略”部署方案,以及朱大典、冯铨等人的补充建议。

他深知这四处战略粮仓的重要性:

京师,乃国之根本,天子脚下。粮草充足,方能保京畿百万军民生计,稳固文武百官之心,确保政治中枢万无一失。

南京,则为江南要地,漕运枢纽,更是文人士子汇聚之所。在此设立大仓,不仅可以掌控江南财赋,更能有效防范和震慑那些可能心怀不满的东林党余孽,确保东南半壁的稳定。

大同,地处九边,是抵御北方流寇和漠南蒙古诸部的边防重镇。新设立的西北大营,以及未来可能对李自成展开的战略反攻,都极度依赖大同的物资补给。

至于济宁……崇祯的目光在堪舆图上那处位于运河中枢的城市上,停留了许久。此地,地理位置太过重要!它不仅是南北漕运的咽喉,控制着整个大明南北物资的流通,更是商贾云集、财阀林立、甚至还有不少西洋人在此活动的繁华商贸之地!朝廷在此地的控制力,向来薄弱,几乎是由那些富可敌国的商户、财阀以及他们豢养的地方势力所实际掌控!新任山东总兵牟文绶,也曾数次上疏,请求朝廷准其派兵进驻济宁,以“整顿漕运、弹压不法”,其真正意图,自然是想将这块肥肉,也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但崇祯考虑到济宁局势敏感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直未曾明确批准。如今,借着设立皇家粮仓之机,将朝廷的力量,名正言顺地深入到济宁这个“法外之地”,其意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