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花公子 作品

第243章 革制(第2页)

陈奇瑜也深知此中凶险。他之所以选择以明暗两份奏疏上报,便是希望能够以一种相对稳妥的方式,逐步推进此事,也为自己留下一丝缓冲的余地,防备来自各方的猛烈反扑。他意识到,自己恐怕已经被皇帝陛下,不自觉地推上了这场改革风暴的“急先锋”的位置!

----------

就在朝堂内外因为陈奇瑜的奏疏而暗流涌动、人心惶惶之际,紫禁城的后宫之中,却也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

自从兀良哈汗王乌尔迈之女哈达·托娅,被册封为“柔妃”,并住进了原先颇为冷清的景阳宫后,此地竟一反常态,时常能见到皇帝的御驾光临。崇祯皇帝似乎对这位充满了异域风情、性格也与中原女子迥异的草原明珠,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兴趣和……宠爱。这让原本在后宫之中地位稳固的周皇后和袁贵妃等人,都感受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压力。这位新来的柔妃,显然也颇有手段,正在不动声色地影响着后宫的格局。

然而,无论后宫如何争斗,厂卫对所有人的监控,却从未放松。崇祯皇帝早已下达严令:三厂一卫,全面监控内外臣工、皇亲国戚、乃至后宫嫔妃!任何敢于贪渎国帑、结党营私、甚至非议朝政者,一经查实,绝不姑息,皆以谋逆论处,株连九族!这种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监控,也使得所有身处权力漩涡中的人,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

在仔细研读了陈奇瑜的密奏,并与内阁核心成员进行了数次“闭门密议”之后,崇祯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借着此次“西北大捷”的东风,彻底整顿大明的财政与兵饷制度!

他再次召集百官,于皇极殿之上,颁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圣旨!

“朕近日批阅各处奏章,发现内外廷臣工,无论军政民生,动辄便向朕伸手请帑!言必称国库空虚,内帑不足!难道尔等都忘了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吗?!凡军旅征伐,所需粮饷军需,本应由外廷兵部、户部自行设法筹措!何时轮到尔等,将内帑视为自家钱袋,随意支取?!”

他痛斥道:“想当年辽东经略,熊廷弼、袁应泰等封疆大吏,哪一个不是想方设法,自筹粮饷,苦心经营?!何曾像今日这般,一遇困难便只知向朝廷哭穷?!辽东之所以糜烂至此,固然有建奴凶悍之因,亦不乏将帅贪墨、侵吞赏银、兵饷层层盘剥、兵士有名无实之弊!此等教训,尔等竟无半分警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