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血路(第2页)
马爌看着这些愿意追随自己、同生共死的弟兄,虎目之中,亦是泪光闪烁。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发表了他人生中最为慷慨激昂、也可能是……最后的陈词:
“我黄州健儿!我大明将士!”
“今日,我等虽身陷绝境,然忠义之心不灭!身后,是湖广的父老乡亲!是襄阳城内百万生民的期盼!”
“我们,已无路可退!”
“为国而战!为君而死!为天下苍生而死!纵使马革裹尸,亦不枉此生!今日,便让这些反贼看看,我大明军人的骨气!看看我黄州健儿的血性!”
“跟老子……杀——!!”
就在此时,左营副将马士秀,也率领着他好不容易才从乱军中聚拢起来的数百名残部,冲到了马爌的身边。他浑身浴血,甲胄残破,声音嘶哑地喊道:“马将军!末将马士秀,愿随将军一同死战!绝不后退!与贼寇……奋战到底!!”
两支同样陷入绝境、却又不甘心就此败亡的残兵,在这一刻,因为共同的忠义和血性,紧紧地汇合在了一起!总兵力,约莫还有近万人!他们背靠着襄阳城那残破的城墙,在马爌和马士秀这两位勇将的带领下,重新整顿队列,准备与即将合围上来的大顺军主力,进行最后的、也是最为悲壮的……决一死战!
----------
就在襄阳城外血战再起、胜负难料之际,数百里之外的太行山脉东麓,固关。
五省总督陈奇瑜的中军大帐之内,气氛却显得有几分……微妙。
自打陈奇瑜在固关大破刘芳亮,并趁势收复了真定、保定二府之后,他在整个北直隶和山西东部一带的声望,已是如日中天!
原先那些对他这个“戴罪之身”重新出山、总督五省军务还心存疑虑的官员和将领,此刻也都纷纷闭上了嘴巴,不敢再有丝毫非议。皇帝的信任,加上实打实的战功,让这位老将的权威,得到了空前的巩固。
按照皇帝的旨意和陈奇瑜的战略部署,新任山东总兵牟文绶、以及那位刚刚被朝廷“招安”、又被左良玉“裹挟”北上的凤阳总兵刘良佐,都已奉了陈奇瑜的檄令,率领着各自的兵马,陆续抵达了固关附近,准备在陈奇瑜的统一指挥下,对盘踞在山西的李自成大顺军主力,发动一场决定性的战略进攻!
然而,这位凤阳总兵刘良佐,在抵达固关之后,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他表面上对陈奇瑜这位手握尚方宝剑、节制五省军务的“顶头上司”恭敬有加,言听计从,每日里都会准时前来中军大帐“请示军务”,“聆听教诲”。但实际上,他却将自己麾下的数万兵马,远远地驻扎在距离固关主营数十里之外的一处山坳之中,每日里只是让士兵们操练阵型,砍伐树木,却迟迟没有向主力靠拢、接受陈奇瑜统一整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