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清流狂澜(第2页)
张采点头表示认同:“吴兄此计甚好!既能彰显我等声势,又能占据道义高地,进可攻,退可守。若能成功,我等亦可在士林中名声大振!我立刻修书,联络城中各大书院、社团以及同情我等的士绅商贾,务必将此事广而告之!”
----------
散会之后,张采并未立刻回去准备,而是悄然来到了位于秦淮河畔的、东林党大佬钱谦益的府邸。他知道,若想成大事,尤其是“另立新君”这等惊天动地之事,没有钱谦益这位在江南士林中一言九鼎的人物点头,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他将复社众人商议的结果,以及准备发动大规模士子请愿、甚至拥立福王另立中央的计划,都和盘托出,恳请钱谦益“为了江南士林、为了天下苍生,登高一呼”!他甚至列举了拥立福王的几大理由:血统最为正统(神宗之孙)、其藩地就在附近、在南都素有民望等等。
然而,听完张采这番激昂的陈述,钱谦益这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却只是慢条斯理地品着茶,脸上波澜不惊。他既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立刻表示支持,只是淡淡地说道:“贤侄之心,可昭日月。只是……此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如今崇祯虽然失德,然大义名分尚在,京师又连获大捷,声势正隆。而李自成未灭,鞑虏又虎视眈眈……此时于江南另立中央,时机……恐怕尚未成熟啊。依老夫之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他不愿轻易下注,更不愿在此刻被复社这些激进的年轻人,拖入一场胜算未卜的政治豪赌。
张采见钱谦益态度暧昧,推三阻四,心中顿时凉了半截,也涌起一股被轻视的愤怒!“牧翁!都什么时候了,您还在‘从长计议’?!难道真要等到马士英的屠刀架到我们脖子上,您才肯出手吗?!您这是临阵退缩!是怯懦!” 他言辞激烈,几乎是指着鼻子骂了!“也罢!既然牧翁不愿领头,我复社数千子弟,亦有热血!我们自己干!告辞!” 说罢,他愤然起身,拂袖而去!
----------
就在复社内部紧锣密鼓地策划着第二天的“请愿”行动,张采又因未能说服钱谦益而怒气冲冲之时,他们谁也没有料到,一张由皇帝钦命、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已经悄然收紧了!
南京城,兵部衙门内。
新到任不久的卫孝伯、神武军指挥使周经武,正与南京吏部尚书马士英、南京兵部右侍郎郭尚友、以及南京守备太监卢九德等人,紧急会商。桌上,摆放着几份由东厂南京分署刚刚呈送上来的、关于复社秘密集会、策划大规模请愿甚至意图“另立”的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