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蓟镇同心(第2页)
----------
就在杨御藩抵达三屯营的第三天,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访客,竟亲自来到了营门之外。
“报——!将军!蓟镇总兵、靖南侯黄得功大人,亲率十几骑家丁,前来拜访!”
“什么?!黄侯爷亲自来了?” 杨御藩大吃一惊,连忙亲自出营迎接。
只见黄得功一身便装,只带着十余名精干的家丁护卫,风尘仆仆地立于营门之外。见到杨御藩出来,他立刻翻身下马,爽朗地大笑起来,张开双臂便是一个熊抱:“贤侄!你可算来了!有你坐镇三屯营,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黄世叔!” 杨御藩也激动地回抱,“小侄初来乍到,还需世叔多多提点才是!”
两人如同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亲切地携手走入营中。这份发自内心的亲近与信任,不仅仅是因为父辈的交情,更是因为他们在当前危局之下,共同肩负着保卫京畿、效忠皇帝的重任!
----------
中军帐内,二人落座,屏退左右。
黄得功先是询问了杨御藩一路的情况和安顿事宜,随即谈起了蓟镇的近况:“贤侄放心,蓟镇主城的修缮进展很快。陛下特批了五十万两银子,工部的冯尚书亲自盯着,所需物料人力,都优先供给!预计再有两三个月,便可初具规模!”
杨御藩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世叔,小侄听闻,前些日子,京中处决了前致仕侍郎陈名夏等人?似乎……还株连了三族?此事……可是因为通虏?” 他想确认一下皇帝整肃边防内奸的决心。
黄得功脸色一沉,点头道:“确有其事!陛下对此事震怒异常!陈名夏等人,身为朝廷命官,竟敢在国难当头之际,私通建奴!实乃死有余辜!陛下此举,正是要向天下表明,凡通敌叛国者,无论其身份地位,绝不姑息!我等镇守边关,更当以此为戒,严防内奸!”
提起朝政,黄得功又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忧虑道:“贤侄,你刚从南边回来,可曾听闻……南京那边有些风言风语?竟有人说……说要另立……”
杨御藩立刻正色道:“世叔放心!此等大逆不道之言,小侄在山东时便已有所耳闻,皆是些跳梁小丑、别有用心之辈在暗中鼓噪罢了!我杨家世代忠良,蒙受皇恩,心中只有当今陛下!绝无二心!若有任何人敢于图谋不轨,小侄定不饶他!”
“好!好!有贤侄此心,我便放心了!” 黄得功拍了拍杨御藩的肩膀,“你我叔侄,当同心同德,辅佐陛下,共保大明!” 两位掌握着蓟镇核心兵权的将领,在这一刻,彻底统一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