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雄关暗流
山海关下,定西伯唐通按捺着心中的不快,看着吴三桂在城楼上表演完那番“斥责下属、恭迎钦差”的戏码之后,才终于在“平西伯”的亲自出迎下,率领着押送饷银的队伍,缓缓驶入了这座号称“天下第一关”的雄城。
吴三桂脸上堆满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与唐通并辔而行,嘴里不断说着“唐总兵(他故意不用爵位,稍显亲近又带着距离)一路辛苦”、“末将迎接来迟,还望恕罪”之类的客套话。然而,唐通的心,却随着深入关城,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目光所及之处,城防布置严密,士兵往来巡逻,看似井然有序。但无论是城墙上飘扬的旗帜(吴家军旗明显多于大明龙旗),还是士兵们身上穿着的、明显非朝廷制式、却异常精良的铠甲兵器,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事实——这里,姓吴,不姓朱!高第这位朝廷任命的总兵,恐怕早已被彻底架空!他想起坊间流传已久的、关于吴家在关外私开铁矿、私铸兵甲的传闻,此刻亲眼所见,不由得信了七八分。
“唐总兵远道而来,车马劳顿,本伯已在府中备下薄宴,为您和诸位京营弟兄接风洗尘,还请务必赏光!” 吴三桂“盛情”邀请唐通前往他的平西伯府赴宴。
唐通心中冷笑,知道这必然是鸿门宴,对方是想在自己的地盘上,进一步试探甚至下马威。他拱手婉拒道:“多谢平西伯美意。然下官身负皇命,押送三百万两饷银事关重大,圣上严令,必须亲手交予高第高总兵,并由其画押具保,方能分发。军务在身,实在不敢饮宴耽搁。还请平西伯行个方便,容下官先与高总兵办理交割公务。” 他将皮球踢了回去,坚持要先见高第。
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但脸上笑容不减:“哎呀,唐总兵有所不知。高总兵他……前两日偶感风寒,身子不适,正在府中静养,实在不便见客。这军饷发放,乃是大事,不如……就由本伯代为接收,再转交高总兵,你看如何?”
“这……” 唐通故作迟疑,“平西伯体恤下情,下官感激不尽。只是……陛下有旨,必须由高总兵亲自……”
两人你来我往,一番太极推手,吴三桂始终不肯松口安排高第见面。唐通心中愈发肯定,高第必然是出了问题!
----------
就在唐通抵达山海关的当天夜里,他便亮明了自己此行的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目的。在与吴三桂再次“商议”军务时,唐通看似随意地说道:“平西伯,陛下除了命下官送来饷银,还有一道口谕。陛下念及山海关乃国之门户,鞑虏屡屡叩关,意图不轨,特命下官……暂留关内,辅佐高总兵协理关防。另外,朝廷有意逐步恢复辽西失地,重建宁远卫城,陛下也命下官先行在此勘察地形,规划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