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花公子 作品

第135章 蓟镇忧思(第2页)

----------

处理完山东的后续事宜,崇祯的思绪又飘向了京师的北面。刘泽清已除,山东暂时可定。但真正的威胁,始终来自北方。

他看着地图上那条蜿蜒曲折的长城防线,目光最终落在了“蓟州镇”这三个字上。蓟镇,大明九边重镇之首,东起山海关,西接宣府镇,拱卫着京师最为关键的东北方向。名义上,蓟镇拥兵八万余,下辖昌平、顺天、保定三抚,控制着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山海关等一系列重要关隘和防线。

然而,就是这条看似固若金汤的防线,在过去的百余年间,却屡屡被北方的敌人(主要是蒙古和后金\/大清)轻易突破!崇祯回想着他所知的历史: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变”,俺答汗便是从古北口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万历年间,建奴亦曾数次叩关,潘家口、洪山口等地相继失守,京师震动;到了他自己亲政的这些年,皇太极更是两次绕过山海关,从蓟镇防区突入,兵锋直抵昌平、京师近郊……

“八万雄兵?万里长城?为何竟如同纸糊的一般?!” 崇祯心中充满了困惑和愤怒。他知道,这其中既有将领无能、士兵孱弱的原因,更有朝廷内部党争倾轧、指挥失灵、后勤不继等深层次的问题。

“不行!蓟镇必须重建!” 崇祯暗下决心,“不仅要重建,更要将其打造成一把真正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利剑!” 他甚至开始畅想,待平定内乱之后,恢复旧有的三屯营(蓟镇核心军营),重整北疆防务,将来……或许还能以此为基地,征服建奴,同化蒙古,甚至与那遥远的、正在崛起的沙皇俄国一较高下!

然而,宏伟的蓝图,终究要面对骨感的现实。军费!粮饷!兵员!将领!……重建蓟镇所需的资源,是天文数字!而眼下,朝廷的财政依旧捉襟见肘,内乱尚未平息。他甚至还需要优先处理山海关吴三桂那三百万两军饷的要求!

“唉……” 崇祯发出一声无奈的长叹。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眼下,还是先稳住内部,积蓄力量吧。至于那宏伟的北伐蓝图,只能暂时……存之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