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祖制藩篱(第2页)
历史的教训,何其深刻!似乎无论怎么走,只要皇帝想从文官集团手中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最终都难逃悲剧的命运。
“但朕,不是他们!” 崇祯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朕来自数百年之后,朕知道这历史的轨迹,朕也知道你们这些所谓‘忠臣’的底细!朕绝不会再屈从于这可笑的宿命!”
是,朕重建了三厂一卫,朕强力抄家,朕集权于己。朕知道这会引来无数非议,会背上“暴君”的骂名。但那又如何?若非那场发生在朕眼皮子底下的“东暖阁铤击案”(他已在心中将那场遇刺如此定性),若非那把几乎砍断朕手臂的冰冷匕首,朕或许还会对这群道貌岸然的家伙,抱有最后一丝幻想。是他们,用最直接、最血腥的方式,让朕彻底醒悟: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妥协就是自杀!
还有那可笑的“中旨”之辩!皇帝不经过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而直接下达的旨意,竟被他们视为“中旨”,等同于皇帝的私人信件,可以“遵祖制”为名,拒不执行!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他们总拿宋朝太宗、高宗的“中旨”风波说事,拿岳飞的“奉旨不如奉诏”来彰显文官的气节,却从未想过,这本身就是对皇权的极大僭越和逻辑的荒谬!
“脸面?祖制?” 崇祯冷笑,“脸面能挡住李自成的刀枪吗?祖制能填饱饥民的肚子吗?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脸面不如命重要!” 朕就是要以狠治乱,用朕的刀,朕的厂卫,来重新定义这“中旨”的权威!
所以,朕彻底“不要脸”了!朕下的任何一道旨意,无论是否经过内阁,都是圣旨!不遵者,便是抗旨!便是逆贼!前几日强行调换锦衣卫南北镇抚司的人员,便是明证!谁敢反对?陈演、骆养性、龚鼎孳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如今,东厂、西厂、内行厂、锦衣卫,三厂一卫已经全面运转起来。他们的触角,不仅覆盖了京师的每一个角落,更在王承恩、曹化淳、方正化、李若链的指挥下,开始向地方延伸。特务横行,缇骑四出,打击的目标,毫不掩饰,就是那些盘根错节、阻碍变法的东林党及其附庸势力。
当然,朕也并非滥杀无辜。朕给厂卫的指令很明确:首重“捞银”,次重“除奸”!那些只知空谈、不肯为国出力的“清流”,那些首鼠两端、意图投机的“三姓家奴”,那些尸位素餐、阻碍政令的“正义人士”,都是清算的目标!但对于普通百姓,只要不涉及谋逆、不公然对抗朝廷,厂卫不得随意侵扰。朕要的是钱,是权,是效率,不是无谓的恐怖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