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铯 作品

第607章 岸火摇影辨真伪

苏锦璃小心翼翼地将青田石印包裹进锦缎里,生怕一不小心就会磕碰到它。当她的指尖触碰到石面时,突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那是一道新刻的痕迹。

她定睛一看,发现这道刻痕正是昨夜楚君逸在船舱内补刻的。"璃"字的竖钩里多绕了一个圈,这个圈的大小竟然与沈家账册末尾的圈记一模一样。

正当苏锦璃仔细端详着这道刻痕时,船身突然猛地颠簸了一下。她一个没坐稳,石印便从她的膝头滑落,直直地撞向了舱壁上的铜环。

只听得"铛"的一声脆响,石印与铜环相撞,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苏锦璃心中一紧,连忙捡起石印查看,却惊讶地发现,铜环上的刻痕竟然与印底的莲花纹完美地重合在了一起。

这是沈家特制的"同心纹"!苏锦璃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去年贤妃给太后绣的寿屏。那寿屏的边角处,就用了这种独特的纹路。

"前面就是沈家坞的码头了。"陈昱的声音从舱外传来,打断了苏锦璃的思绪。

她掀开舱帘,向外望去。只见晨光中,码头的栈桥上挂着一串红灯笼,笼面上的流苏线被苏木汁染成了褐红色,显得格外醒目。

"这线是'七缠线'的第五缠,"陈昱指着那串红灯笼说道,"与冷宫衣襟上的线头完全相同。"

苏锦璃闻言,心中一动。她走到灯笼前,仔细观察起那根流苏线来。果然,这根线的颜色和质地都与冷宫衣襟上的线头毫无二致。

她略一思索,从怀中取出一小瓶枇杷膏,轻轻地倒在灯笼的竹骨上。奇迹发生了,竹骨的纹路在遇到枇杷膏中的糖分后,竟然渐渐变黑,显露出一个清晰的"杀"字。

这个"杀"字,显然是用沈家特制的蓝矾水写成的。这种蓝矾水遇水会变成靛蓝色,而此时,它在枇杷膏的作用下,完美地呈现出了原本的字迹。

楚君逸靠在舱门旁喘息,见码头的货箱堆成七排,每排七个——正是沈家"七七为煞"的暗号。"第三排左数第七个箱子,"他忽然笑了,竹刀轻叩船板,"箱角的铜锁缺了个齿,与陈昱从冷宫找到的衣襟铜扣分毫不差。"陈昱刚要动身,却被苏锦璃拉住,她指着货箱上的封条:"这封条的朱砂里掺了蜂蜡,"用银簪挑开点,"蜡里的纤维,与你箭囊里的棉线完全相同。"

三人扮作商人登岸,苏锦璃握着楚君逸的手穿过市集,见路边的绣坊挂着"客来居"的幌子,幌子的木杆上刻着极小的"沈"字。她佯装买绣线,指尖划过柜台的竹编,编纹的空隙里卡着根银丝,是"九转连环丝"的第七转——去年楚君逸教她编络子时,特意留了段做样子。"这丝线的捻度比官造的松半成,"她轻声说,"是沈家特有的'松筋线',与密道里的引线完全相同。"

绣坊后院的井台上,晾着匹未完工的锦缎,缎面的暗纹是用金线绣的鹰,鹰的尾羽数比沈砚箭羽上的少一根。楚君逸让苏锦璃取来井水,往暗纹上泼时,金线遇水变黑,显出"毒"字,笔画间的飞白处缠着根蚕丝,与他朝服盘扣的缠丝手法分毫不差。陈昱突然从井绳的缠结里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半张药方,字迹的笔锋处带着弯钩,与楚君逸刻在石印上的"南"字钩痕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