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镜影藏锋绣刃寒(第3页)
苏锦璃连忙给他喂了口梨膏,银匙碰到牙齿的轻响里,楚君逸指着箭筒的底部:"这里刻着个'柳'字,"他让苏锦璃往底纹上倒醋,"柳字的最后一笔里藏着密信。"醋液浸透的瞬间,果然浮出行小字:"初七午时,柳下埋火药。"字迹的墨水里掺了铁屑,用磁石一吸,竟能看见笔画间的飞白——与沈砚带来的箭杆刻痕完全相同。
夜深时,苏锦璃给楚君逸掖好被角,见他枕边放着那枚刻了一半的石印。她拿起印石,忽然发现"安"字的最后一笔里,藏着极小的"璃"字刻痕——是楚君逸趁她不注意时刻的。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在他苍白的脸上,竹刀还握在手里,刀身上映着她的影子,像极了去年江南初遇时,他在桥头给她刻木簪的模样。
天快亮时,陈昱又带来个消息:沈砚在护城河里捞到个箱子,里面装着些绣品,上面的龙纹绣错了爪数——本该五爪的龙被绣成了四爪,正是谋逆的铁证。"绣线用的是七缠线,"陈昱展开幅绣帕,"里面掺了火药硝,遇火会爆燃。"苏锦璃忽然指着绣帕的边角:"这针脚是倒着绣的,"她用指甲顺着针脚划过去,"拼起来是'沈'字。"
楚君逸让苏锦璃取来那根从钟摆上解下的双绞线,缠在绣帕的边角上:"这线和绣帕的纤维能完全贴合,"他忽然笑了,"就像我们找到的所有证据,都在往一个地方指。"苏锦璃往铜炉里添了块炭,见火星溅在石印上,竟在"安"字周围烧出圈焦痕——正好是朵莲花的形状,与贤妃密信上的标记分毫不差。
初七的清晨来得格外早,苏锦璃给楚君逸梳发时,见他的发间缠着根银丝。"是从枕头里掉出来的,"他让她凑近看,"丝线上有银粉,是硝石银。"苏锦璃突然想起张嬷嬷指甲缝里的银粉,心里咯噔一下:"他们连这里都动了手脚。"楚君逸握住她的手,指尖的温度透过发丝传过来:"别怕,"他拿起那枚青田石印,"我们已经把证据都藏好了,在机关鱼肚子里,鱼嘴对着东边,就像去年我们在江南放生的那条。"
围场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楚君逸靠在马车里,看着苏锦璃将石印藏进发髻。她鬓边的珍珠晃了晃,珠孔里的红线与他袖中的引线轻轻碰在一起,像两个藏了许久的秘密,终于在晨光里相认。远处传来马蹄声,沈砚的身影出现在视野里,他腰间的箭囊鼓鼓囊囊,苏锦璃忽然发现,那箭囊的轮廓在阳光下投下的影子,竟与楚君逸刻的石印完全相同。
午时三刻快到时,太后的凤驾果然进了围场。楚君逸让苏锦璃扶着他站在柳树下,见沈砚正指挥着侍卫布防,腰间的七缠线盘扣在阳光下闪着光。苏锦璃忽然指着柳树的树疤:"这疤被人挖过,"她用银簪挑开泥土,露出个瓷罐,里面的火药引线正冒着青烟——引线是用七缠线做的,烧得比寻常线快三倍。
楚君逸早有准备,将那瓶硝石粉往引线上一撒,引线顿时熄灭。沈砚脸色骤变的瞬间,陈昱带着禁军围了上来,张嬷嬷藏在树后的身影被阳光照得无所遁形,她手里的箭筒掉在地上,里面的暴雨针滚出来,针尖的银粉在阳光下闪着光,与楚君逸咳在帕子上的药汁颜色渐渐重合。
苏锦璃看着楚君逸将那枚青田石印盖在沈砚的供状上,印泥晕开的瞬间,她忽然发现石印的底部刻着行小字:"与璃同安"。风拂过围场的柳梢,带着远处的马蹄声和近处的心跳,像极了江南初遇时,他在她耳边说的那句"别怕,有我"。烛影里藏过的杀机,终在晨光里化作了案头的石印,和他掌心渐渐暖起来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