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烛影缝中藏杀机(第2页)
楚君逸让苏锦璃取来那枚刻了一半的青田石印,将箭镞上的丝线缠在印钮上:"这丝线的捻度比官造的松半成,是沈家特有的'松筋线',当年锦缎案里传递密信的箭,用的就是这种线。"他突然剧烈喘息,指腹划过箭羽上的鹰头,"这鹰的眼睛用的是鸽血红宝石粉末,遇热会变深——你看这眼白的位置,藏着个极小的'杀'字,是用针戳出来的,针孔的间距与林氏绣暗纹时的完全一样。"
苏锦璃往沈砚带来的铜盆里倒了些艾草水,将箭羽放进去时,水面立刻浮起层油花。"是桐油,"她用银簪拨着油花,"箭杆里是空的,藏着半张油纸,上面用朱砂写着'围场西,柳树下',这朱砂里掺了蜂蜡,写在油纸上会凸起,摸起来像极了林氏绣'昌'字时多绕的线团。"油纸突然裂开,掉出粒芝麻大的蜡丸,里面裹着的棉线展开,竟是用头发丝绣的"初七"二字,笔迹的收锋处带着个圆点,与贤妃密信上的标记分毫不差。
楚君逸让苏锦璃扶他到窗边,指着院角那株老梅:"去年沈都尉送的那盆腊梅,花枝的分叉数是七枝,而寻常腊梅多是五枝。"他用竹刀在窗纸上刻着什么,"父亲手札里记着,沈家传递消息时爱用花木做暗号,七枝代表'起事',五枝代表'待命'——你看那盆梅的根部,是不是有圈新培的土?"苏锦璃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土色比周围深,用银簪刨开时,竟挖出个陶瓷小罐,里面装着半枚绣着鹰纹的玉佩,玉质与钦天监副监身上的龙纹玉佩完全相同,只是鹰的爪子里多抓着颗珍珠,珠孔里穿的红线,与林氏供词上的指印边缘线完全吻合。
天快亮时,陈昱又撞开了门,这次他手里捧着件沾着泥的锦袍。是从观星台的枯井里捞的,袍子的暗袋里藏着块绣帕,上面用金线绣着"归"字,"归"字的竖画里藏着用孔雀石粉末绣的"西"字,遇光会显形。"这锦袍的领口绣着个'沈'字,"陈昱的声音发颤,"用的是双丝绣,明线是金线,暗线是头发丝,对着晨光看,'沈'字的捺脚里藏着'死'字的上半部分。"
楚君逸让苏锦璃将锦袍铺在案上,用热帕子捂着"沈"字时,暗线的银线渐渐显形。"是围场的布防图,"他用竹刀点着银线勾勒的轮廓,"这图里的禁军换岗时间比实际的早了两刻,是故意给刺客留的空隙。你看这图上的箭靶位置,是不是用金线标了个三角?那里正是陛下每年围猎必站的位置。"锦袍的袖口突然绽开道缝,掉出截断裂的绣针,针尾的银球上刻着"尚"字,与假印上的"尚服局造"笔迹完全相同,针孔里卡着的线头,是用七种彩丝拧成的七缠线,与钦天监副监指甲缝里的碎线分毫不差。
苏锦璃给楚君逸换帕子时,发现他掌心多了道新的刀伤。"方才刻图时不小心划的,"他笑着把她的手按在伤口上,"这点血算什么,当年父亲查案时,断了三根手指都没哼过声。"她连忙取来金疮药,用银簪挑着涂在伤口上时,药粉突然变成了紫色。"这药被动过手脚,"她盯着药瓶的标签,"标签的'金'字旁边,有个极小的针眼,是用绣针刺的,针孔的大小与林氏绣箱里的针完全相同。"楚君逸突然握住她的手腕,指着药瓶底的暗纹——是朵倒莲,用指甲刻的,与沈家谱系图上的标记分毫不差。
巳时的日头刚过窗棂,沈砚带着个老嬷嬷进来。嬷嬷手里捧着个食盒,里面是碗还冒着热气的莲子羹,羹里的莲子被挖去了芯,每个莲孔里都塞着极细的银线。"是贤妃宫里的张嬷嬷,"沈砚按住想挣扎的嬷嬷,"她今早往围场方向送了三趟食盒,每趟的莲子羹都少三颗莲子。"嬷嬷的发髻突然散开,掉出个绣着莲花的锦囊,里面的棉线展开,是用金线绣的"午时三刻",线尾的打结方式与林氏供词里的"家传结"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