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铯 作品

第583章 砚底波澜浸宫砂

楚府的晨露刚漫过砚台的边缘,苏锦璃已将内库的账册在案上铺展。楚君逸正用刻刀雕琢机关砚的砚池,她瞥见他指节上的墨痕,突然伸手按住他发力的手:"昨夜又在试墨?这端砚刚开的还带着石浆,太用力会崩裂砚纹的。"

案几上的白瓷碗盛着新熬的莲子粥,楚君逸放下刻刀的动作顿了顿:"陈昱从京城送来密信,说沈砚的太傅魏庸近来总以'校书'为名在内库逗留,库中第三排书架的《资治通鉴》内页被挖空,藏着与外戚窦家往来的密信——信纸的竹纤维与当年梁氏伪造遗诏的纸张完全相同,连造纸时混入的芦花比例都分毫不差。"他执勺的手突然微颤,粥汤荡出的涟漪里,藏着刻意压抑的咳嗽声。

苏锦璃将蜜饯推到他面前:"上月魏庸的门生在翰林院被暗卫擒获,怀袖中搜出的宣纸里,夹着七枚内库的钥匙,匙柄刻着的'库'字比制式钥匙多了点墨团——是魏庸独有的标记,他写楷书总爱在'库'字最后一笔多加个墨点,被先帝戏称为'墨团库'。"她用银签挑出粥里的莲子,"这是用太湖的新莲熬的,清心,你昨夜比对字迹到寅时,多吃些养心神。"

刻刀在端砚上刻出细密的蓄水纹,楚君逸突然低声:"密信里提到'宫砂',说魏庸计划在选秀时动手,入选秀女的守宫砂里掺了西域的'醉仙散',用温水擦拭会显出红斑,与当年太皇太后诬陷废后的'秽乱宫闱'证据手法相同,只是这毒只会让人神志昏沉,不会伤及性命。"苏锦璃捏着蜜饯的手紧了紧,祖父手札里记载过,解醉仙散需用朱砂与雄黄酒调和,而魏庸的书房恰好藏着一坛三十年的雄黄酒,说是"校书时驱蚊虫用的"。

院外传来铜环叩门声,陈昱的亲卫捧着个裹着锦缎的木盒跪在青石板上:"在内库的砚台底下找到的,是半枚玉印,印文与礼部丢失的选秀钤印完全吻合,缝隙里卡着片罗帕,绣的玉兰缺了个花瓣——是窦家小姐独有的绣法,她幼时被绣针戳伤了食指,永远绣不好最后一瓣。"苏锦璃掀开锦缎的刹那,瞳孔骤然收缩——罗帕的丝线里缠着极小的金箔,是内库特供的"库金",与魏庸去年给太子讲学的酬金成色完全相同。

"是魏庸想借选秀安插窦家女。"楚君逸捻起金箔放在指尖摩挲,"这上面的墨香比内库的浓三倍,定是垫在砚台下的物件,和当年镇国公藏密诏的砚台手法一样。"他突然按住胸口弯腰,指缝漏出的血珠滴在玉印上,竟显露出被包浆掩盖的"窦"字——是用西域的酸液写的,遇血会显形。

苏锦璃的机关镯突然转动,镯身齿轮咬合出"辰时"二字。她将玉印塞进楚君逸衣襟:"沈砚派来的暗卫说,窦家已买通负责验身的嬷嬷,要在守宫砂里掺醉仙散,等秀女入宫后,再用解药控制她们,让她们诬陷太子'私通外戚'。"指尖划过他颈间的淡青,"你昨夜画的内库机关图漏了处——东墙的《禹贡》拓片后有祖父修的暗门,能直通魏庸的书房。"

辰时的日头透过窗棂,内库的书架间弥漫着墨香。苏锦璃扮成抄书的小吏,看着楚君逸混进整理典籍的学士队伍。魏庸的亲信正将一摞《女诫》塞进书柜:"太傅说,务必在选秀前把'药粉'藏进书页,每本第三十二页都夹着剂量说明,用朱砂写的,与守宫砂的颜色一模一样。"

砚台的铜滴漏突然坠地,苏锦璃弯腰捡拾的瞬间,听见书架后传来低语:"窦家小姐的守宫砂里掺了双倍剂量,只要她与太子'偶遇'时被搜出,就能坐实私通的罪名,到时候废了太子,就让窦家的外甥继位。"她突然将整砚台墨汁泼向《女诫》——墨汁晕染的书页里,露出朱砂写的"辰时三刻,御花园见",笔迹与魏庸给沈砚的奏折如出一辙。